“真的不是开黄腔吗?”这首歌风靡小学,父母苦恼根本防不住,更可怕的是……

教育   2025-01-08 07:02   辽宁  






























2016年3月,
而如果没有吴谢宇发.给0舅0舅的信息,谢天琴被发现的时间
记者了解,吴谢宇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福建仙游度尾镇,老宅是一栋两层自建楼房,前年就已经建成,但是楼体外还裸露着红砖,而房间内,却仅有简单的家具,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连护栏都没有安装。

吴谢宇2岁的时候便随父母从老家搬去了省城福州,但是逢年过节,他还是会和父母一起回到老家,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去世,但谢天琴还是经常会带着吴谢宇回公婆家看望,关于吴谢宇,老家的亲友也算比较熟悉。

吴谢宇爷爷的邻居何凤英(化名)告诉记者,吴谢宇两三岁的时候,便和父母一起搬到了福州,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也待不了几天。“小时候看过他,后来他去外面上学,长大了也认不出了,但知道他们家这个孩子学习很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三年前听说后,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他们这一家很可怜,爷爷老年痴呆,一直在外面捡垃圾,让他别捡劝不听,姑姑也有精神问题,还有另一个姑姑住在精神病院,还发生这样的事。”
可能会更晚。
法院:双方感情未彻底破裂,驳回诉讼请求

经审理,法院认定以下事实:原、被告于1980年12月结婚,婚后育有子女三人,现均已成年成家。夫妻共同财产有两套房屋,另有入股、投资、存款数十万元。

法院认为,婚姻应以夫妻感情为基础,原、被告共同生活近40载,且将子女三人抚养成人,40载携手岁月,风里雨里实属不易。双方虽因琐事发生矛盾,但并不足以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年少夫妻老来伴,晚年生活更加需要相互支撑,原、被告今后只要能互谅互让,相互珍惜,加强沟通与交流,妥善处理化解现有矛盾,仍是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故对原告王花的离婚之请求不予支持。

2020年12月2日,法院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王花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50元由女子承担。主审法官告诉记者,该案目前仍在上诉期,王花是否上诉,目前尚不清楚。

赞同判决者:法院用心良苦,判决合情合理合法

记者注意到,该案之所以引发关注,一是2021年起实施的民法典规定离婚将有30天的“冷静期”,相关话题仍有很高关注度;二是王花和老伴年过六旬,诉讼离婚实属少见;三是法院判决侧重“说情”,释法说理不够,引发争议。

对于法院判决,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称,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离婚的方式可以是协议离婚,也可以是诉讼离婚。当双方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时,就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这就是离婚自由。”
     
付建称,“婚姻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受到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限制的“有限的自由”。夫妻一方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并非一定就会判决双方离婚,法院要考虑双方的意见以及二人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状况、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以及有无和好的可能等多方面考虑。所以,原告起诉后,是否能够离婚,其决定权在法院,而不在原告,这就是对“离婚自由”的限制。

本案中,王花夫妇均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年少相识并组成家庭,共同养育子女三人,携手相伴40年。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双方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子女也都成家立业了,正是人生享乐的时候,尽管生活中有些磕磕碰碰,但相信夫妻几十年的感情还是挺好的,而且男方还是想将这段婚姻持续下去,法院这样判决可能是觉得双方的婚姻确实没到非离不可的地步,还有缓和的余地,毕竟几十年的携手相伴并不容易,还是希望女方慎重考虑,给双方一次机会。“我认为法院这样判合法合理”。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晓静同样认为,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本案核心在于男女双方是否符合离婚条件,判决是否离婚是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标准,这是认定判决离婚的条件。”结合本案男女双方提交的证据,法官认为“双方虽因琐事发生矛盾,但并不足以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即男女双方感情未破裂,不符合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应准予离婚”的情形,因此,法院驳回了王花的离婚诉讼请求。

“如果女方仍想离婚,其须提供证据证明符合‘应准予离婚’的条件,如男方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实施家庭暴力, 或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或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如果王花能提供这些证据,法院应判决离婚。

郑晓静说,行使婚姻自由权,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条件与程序、离婚条件与程序,婚姻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婚姻自由权,既不允许他人侵犯,也不允许滥用,更是一种责任。

河南风向标律师事务所律师单艳伟认为,如果王花夫妇的行为不存在《婚姻法》规定的应准予离婚情形的,她认为法院的判决合情合法。“王花夫妇结婚40年,现均已步入老年,不同于年轻人之间的离婚诉讼,老年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更需要家人的陪伴。”

单艳伟称,目前两位老人的三名子女均已结婚成家,能陪伴老人的时间有限,所以生活中两位老人更需要彼此相互陪伴。离婚后,单身老人的生活会更加艰难。即将实施的《民法典》设置了离婚冷静期,目的也是更好的维护小家庭的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才会更和谐。本判决做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我认为是很好的判决”。

质疑判决者:灵魂的呐喊不应该被拒绝

对于法院的判决,济南律师王玉琴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法院没有考虑女性的切身感受,许多女性的婚姻根本不幸福,但为了子女都忍了,想等到子女上大学或成家立业后再离婚,法院的这份判决把这部分女性的最后希望都打碎了!”

王玉琴称,女性一般不到忍无可忍是不会提离婚的,“王花难道不知道自己年龄大了,需要人陪伴吗?她肯定反反复复考虑过了,但她仍然提出离婚,那就是她实在忍受不了了。”

王玉琴还认为,法院不宜对离婚管得太严,“可以适当放松一些,离婚后两人若觉得感情好,还可以复婚,又不麻烦,何必不让人离婚?”
王玉琴称,现在法律对婚姻的规定是宽进严出,结婚容易离婚难,“我觉得不太对,应该严进宽出,设立结婚冷静期,婚前一定要考虑好,结婚后才会珍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永萍同样认为,离婚自由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离婚冷静期也仅仅只适用登记离婚,但凡通过法院诉讼离婚的,又有多少是冲动离婚呢?”且不说法院立案过程繁琐,单就漫长的审理过程,对于围城中的两个人天天冷眼相对就是巨大的痛苦与煎熬,“能够并愿意承受这一切的老年人又有多少?”

何永萍说,婚姻幸福与否,只有当事人知道。“我个人认为不是本人,最好不要评论指导他人的婚姻,多少人间悲剧本可以避免,却因为人为因素而发生呢?”既然法律赋予了人们离婚自由,就应该不分年龄、种族、身份平等的适用法律,不能因为老年人就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更应听听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灵魂的呐喊不应该被拒绝”。

何永萍说,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当老人年轻了为孩子,为父母,从而忘记、忽略自己的追求,老年了,是否更应该让他们为自己活一把呢?难道一生隐忍,连晚年想维护自己的一点点权益也要被剥夺?! 

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张仕艳也称,离婚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是民事行为能力人就行。六旬老太离婚了,也不是没可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法院考虑到婚姻家庭稳定,判令王花不予离婚,可谓用心良苦,但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因为两位老人婚姻持续多年,不等于未来就能和睦共处,相伴余生。“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以好心之名,违背老太的意愿,因为这实际上还是侵犯了老太的婚姻自主权。” 

张仕艳称,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无论是老太太还是老爷子提起离婚,只要满足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离婚条件,就应当判予离婚。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诉讼律师龙中美称,从王花的起诉书描述来看:“被告脾气暴躁,容易发火,经常对原告非打即骂。为了照顾年幼的子女,原告多年一直忍气吞声。现原、被告子女均已成年,并参加工作且成家”。可见,在这段长达近40年的婚姻关系中,被告很有可能存在家暴行为,但王花没有证据证明。王花隐忍多年,一直等到孩子全部成家立业才提出离婚,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本身就可以反映出王花有着强烈的离婚意愿,且双方的夫妻矛盾经过多年相处仍然无法调和,法院这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根本不会起到什么改善作用。

“相反,因为法院这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王花需要在这份判决书生效后6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 龙中美称,根据判决书可以看出,案件今年10月28日立案,12月2日法院作出不准予离婚的判决,上诉期十五日加六个月,王花需要在2021年6月下旬才可以提起第二次离婚。“在这漫长的等待期中,王花是否会继续受到被告的打骂,其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被告是否会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法院认为双方仍有沟通和好的可能,那法院在判不离后是否有跟进调节双方矛盾?”

在无法回答上述问题的情况下,龙中美认为法院的“为你好”判决不准予离婚是非常无力的,是一种类似于行政机关的“懒政”行为,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王花再次起诉,法院判决准予离婚,“这中间除了延长了离婚时间外,不产生任何正向意义”。


记者了解,吴谢宇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福建仙游度尾镇,老宅是一栋两层自建楼房,前年就已经建成,但是楼体外还裸露着红砖,而房间内,却仅有简单的家具,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连护栏都没有安装。

吴谢宇2岁的时候便随父母从老家搬去了省城福州,但是逢年过节,他还是会和父母一起回到老家,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去世,但谢天琴还是经常会带着吴谢宇回公婆家看望,关于吴谢宇,老家的亲友也算比较熟悉。

吴谢宇爷爷的邻居何凤英(化名)告诉记者,吴谢宇两三岁的时候,便和父母一起搬到了福州,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也待不了几天。“小时候看过他,后来他去外面上学,长大了也认不出了,但知道他们家这个孩子学习很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三年前听说后,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他们这一家很可怜,爷爷老年痴呆,一直在外面捡垃圾,让他别捡劝不听,姑姑也有精神问题,还有另一个姑姑住在精神病院,还发生这样的事。”
2月初,吴谢宇曾给自己舅舅发短信,称自己将和母亲在春节前返回福建,希望舅舅前来接车,而吴谢宇的舅舅没能等到他们,于是产生怀疑,最终开谢天琴家的门发现了她的遗体。

很多人说,如果吴谢宇不打这个电话,谢天琴的遗体会被隐匿得更久,因为按照吴谢宇此前给亲友的说法,他和母亲已经前往国外,没有人会想到,在国外陪吴谢宇读书的谢天琴几个月来其实一直都被厚厚的保鲜膜和活性炭包裹在。

而吴谢宇为何在杀害母亲之后的7个多月,选择“自曝”犯罪现场,也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奶奶去世后20天
吴谢宇被抓获

而吴谢宇给他舅舅发接车短信的时候,其正在河南,据福州警方2016年2月14日后发布的悬赏通报显示,吴谢宇距离当时最近一次出现,是在河南一处银行ATM机的摄像头前,时间是当晚的10点53分,此后,吴谢宇似乎“人间蒸发”,直至4月21日被重庆警方抓获。
有平台曾刊发过一篇名为《吓cry的render和我的GRE备考经验分享》的文章,分享参加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验,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吴谢宇。吴谢宇参加GRE的考试时间是2014年9月,而文章刊发的2016年3月,吴谢宇已经被福州警方列为犯罪嫌疑人,按照时间推算,这篇文章正是吴谢宇在弑母前后写作的。

“对大陆考生来说,新GRE考试的难点主要在Verbal(语文部分),Quantitative(数学部分)的难度基本在高中水平,挑战不大”“备考GRE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Verbal部分。当然这并不是说Verbal部分的成绩就能够短期提高,因为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说GRE考的就是单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要想在Verbal部分中拿到理想的分数,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掌握相当数量GRE水平的学术阅读词汇”这样的言语,或许是无法和那个在夜场中与顾客打趣儿,而希望多得到几百元消费的吴谢宇联系在一起的。

最终,吴谢宇在当年的GRE考试中获得了“V165、Q170、AW4.5”的成绩,“这样的成绩算得上是非常优秀了,而能写出这样的学习经验,可以说是‘学霸’型了。”一位参加过两次GRE考试的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

而这样的高分,也让吴谢宇拿到了培训机构6000元的“高分奖学金”。

为何“自曝”犯罪现场?

按照生活在福建的亲友们的理解,2015年7月后的吴谢宇和母亲,应该已经在美国过上了吴谢宇做交换生、母亲陪读的生活。

吴谢宇的姑丈告诉记者,2015年7月以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而据吴谢宇说,母亲已经离开生活的福州,准备前往美国。随后,谢天琴辞职、和亲友们借钱,而实际上,谢天琴交给单位的辞职信,以及发给亲朋们的借款消息,都是吴谢宇伪造的。

据福州警方通缉令显示,在2015年7月11日,吴谢宇杀害了母亲谢天琴。

而直到2016年2月,人们才知道谢天琴根本就没有走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家属楼的那间单元房,她被一层一层的塑料布包裹,塑料布中间还被塞上了吸收味道的活性炭,两个摄像头

文 | 小树妈妈

姐妹们知道现在孩子们的流行语都是什么吗?


前几天我正好刷到陆毅鲍蕾夫妻俩谈女儿青春期话少的事儿,特别好笑。


鲍蕾说女儿每天都挂着脸,好像谁都欠她的一样,每天问她什么,女儿就回答:“挺的”、“包的”、“特的”。



她跟女儿表示:“妈妈想听你说个完整的话”,女儿却还是惜字如金。


我也听身边孩子说过“包的”,后来才明白是“保证或者肯定”的意思,跟咱们知道的“包您满意”“包管好吃”之类的差不多。


现在孩子圈子里,特别流行的口头禅还有:


那咋了:主要用来回怼家长的一些批评和质疑,主打一个不在乎、不内耗,我身边好多妈妈都曾经被气得不轻。


我真的会谢:不是孩子在谢谢你,而是在表达郁闷、无奈、不高兴。


你个老6:在游戏里是指不跟着大部队走、不听指挥也不帮助队友、只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阴人的人。现在孩子们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很拉胯。


芭比Q了:一般用来形容考砸了、搞砸了、完蛋了……


水灵灵:形容一种年轻有活力的状态,现在已经随便用了,万物皆可“水灵灵”。孩子们会说“水灵灵地说出来了”、“水灵灵地换了个新头像”。


硬控:强行控制。网络上一般用“××硬控我×秒”“××硬控我×分钟”,表达的就是某种事物非常吸引人,让人短期内完全沦陷,身不由己的意思。



我是觉得孩子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偶尔说几句很正常。


但是如果经常把网络用语挂在嘴边,还挺值得警惕的。


语言是思维外壳和边界,当孩子习惯了这些扁平的、标签化的表达模式,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匮乏和思维的局限。



网络语言是社交货币

却正在磨损孩子的思考力



前阵子我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热搜,说一位杭州爸爸听到女儿唱《大香蕉》,焦虑坏了。



《大香蕉》是现在幼儿园小学最流行的歌,热度不亚于当年的《孤勇者》,据说小到3岁多还在上托班的孩子,大到五六年级的学生,都会被这首歌洗脑。


这首歌的歌词是:


“大香蕉,一条大香蕉

你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飘呀飘摇呀摇

你的感觉神魂颠倒……”



这位爸爸家的孩子才小学一年级,平时也不上网,但是同桌小男孩喜欢唱,他女儿觉得有趣,就跟着学,还夸同桌是幽默男孩。


但是这位爸爸听着歌词觉得不对劲儿,首先香蕉不能用“条”来形容,而且香蕉跟摇啊摇、神魂颠倒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总觉得像是在“开黄腔”。



这首歌到底有没有“擦边”,争议还挺大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网络流行起来的东西,已经不是不让孩子上网,就能阻隔的了。


这些热梗和歌曲,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社交货币。


它们本身自带易于传播的属性,趣味性强,只要有几个有影响力的孩子开始说,就可能出现人传人的现象。



孩子们会通过这些语言和歌曲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显得自己幽默有梗,能跟上大家的步伐。


但是如果生活中充斥着这些热门词语,就会大大压缩孩子的日常词汇量。


当他们想要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就会力不从心。具体表现是这么3个:


1

表达单调,缺乏细节。


比如面对美好的景色或可口的食物,原本孩子们可以有千百种不同的描述,现在可能会脱口而出:“yyds”、“绝绝子”、“谁懂这一口的含金量”、“简直了”、“这谁顶得住啊”……


这些表达能够传递情绪,对孩子来说门槛很低,但是细节是缺失的,没有准确的描述。


2

观点肤浅,缺乏逻辑


无论是跟人沟通还是演讲辩论,都离不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太多碎片化的网络语言,正在让很多孩子的表达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


图源:小红书@浮盏

我也很想吐槽一句,网络上杠精真的很多。

哪怕你说句“樱花很美”,也会有人杠:“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你是不是不爱国”、“你真没见过世面,玫瑰才美”、“你以前还说牡丹美呢,现在就变脸了?”……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是要让孩子有能力回击各种没有逻辑的攻击,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孩子成为强词夺理、非黑即白的人。


3

写作困难、缺乏深度思考


我一位做语文老师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很多孩子在写周记、写作文,已经无法脱离网络词语了,她每次看到都特别头疼。



其实写作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和表达,如果孩子语料库本身就是匮乏的,自然,会词汇枯竭、丧失灵气。




不瞒大家说,我女儿也曾经因为在作文里使用“给力”这样的网络词语,被老师批评过,还扣了不少分。


我也想过不少办法,应对网络语言对孩子的冲击。


曾经看过一位博主的经历,给我启发挺大的。


她说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很委婉的提醒她:平时讲话用太多代词了,这会影响博主学术写作的精准性。


比如博主平时会习惯性的说“我觉得这种文化构建是我们……”,这时导师会打断她,要求她用最精准的词语来表达,追问她所说的“这种文化构建”到底是哪种。


导师告诉她,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词,就说明你的语言没有跟上你的思维,这是非常危险的,说明你没有语言作为载体,深入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平时不要过多用代词,要把你想表达的东西,阐述得清清楚楚。


我们平时跟孩子聊天,其实也可以用“精准表达”的思路。


少用网络化、模糊化的网络用语,多用丰富的、精准的语言来把事情和观点说明白。


如果实在找不到替代网络用语的词汇,还可以一起查查词典,一起想想怎么把观点说到无懈可击。


我觉得减少网络语言冲击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



这个有点老生常谈,反反复复跟大家唠叨了快10年,但确实是真心话。


网络时代,流量为王,各大平台为了流量,都会选择推送那些“短平快”“有爆点、爽点”的内容,恨不得让你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5分钟读懂一部名著。



可有些东西是一定要沉淀下来,慢慢看、慢慢品才有滋味的。


我家买书和杂志的费用从来不设上限而且各类书籍都有。就像培根说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孩子哪怕每天读10分钟的书,长期坚持下来,语言的精准度、准确性和思维的深度广度,都会有不小的提升。


最后,姐妹们听过孩子说网络用语吗?是怎么看待的呢?可以留言区说说,咱们一起聊聊。

大连亲子网
大连亲子网官方公众平台,为大连妈妈们提供本地优惠亲子活动和景点门票等团购信息,目前已有20万+妈妈加入,谢谢你这么好看还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