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典型,湖北省唯一!远安这项工作入选!

文摘   2024-12-27 11:57   湖北  

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在京联合发布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远安县《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年度典型案例。县委书记、县长刘朝在湖北分会场通过视频发言交流远安经验做法。


该案例系

湖北省唯一入选案例

也是三个教育领域案例

其中之一




湖北省远安县

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



远安县地处鄂西山区,县域面积1739平方公里,辖6镇1乡、117个村(居),18.47万人。全县共有学校33所,在校学生17446人,教职工1316人。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远安县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强化关键要素保障,全力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不断提升全域教育公共服务水平。2023年,在湖北省率先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上,远安县作为区县代表作经验交流,并获《人民教育》推介。


协同发展
让城乡教育“联”起来

远安县成立教联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探索推进教联体新模式,着力推动城乡整体发展。




一是教联体全面覆盖。采取“1+N”形式,即以1所优质学校为核心学校,通过“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城镇学校联农村学校”等方式,开展联合办学。组建5个义务教育学校教联体和6个学前教育教联体,突出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按照“内部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要求,推动实施“制度共建、教师共培、教学共研、质量共进、学生共赛、文化共培”六大联动共建机制,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全县1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教联体建设,教联体建设覆盖面达100%。


二是优势资源共享互补。教联体内实行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师安排、课堂要求、作息时间、集体备课、作业设置、资料使用、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质量监测、教学检查、指标评价、教学资源、激励措施等“十五个统一”。教联体成员学校利用名师工作室等优质资源,广泛开展集体教研、送教下乡、师徒结对等活动,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数字终端和骨干教师上录播课,常态开展集体备课、远程听评课等教研活动,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联体学校间共享互补。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教联体开展教师联合教研教学活动113场次,优秀教师走教送教82人次,教联体教师师徒结对142对。如,城区鸣凤小学教联体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设计、微课、教学案例等优质教学资源,定期开展教学比武、教学基本功展示、听评课等教研交流活动。栖凤小学教联体召开线上联席会议,交流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与困惑,结合实际共同谋划教联体发展。



三是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在省级奖补资金基础上,追加县级教联体专项经费6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支持教联体建设。将教师参与教联体活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持续扩大融合型教联体覆盖面的基础上,着力在强化组织设置、资源配置、教师交流、考核评价等方面创新突破,推动教联体内学校共同发展,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各教联体组建备课组,拟定教研活动计划表,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校本研修,聚焦主题解决问题。学科教师统一建群,全员参加教学、作业、考试设计和小项目研究,真正实现了“学校入圈、学科入室、教师入群、教学入轨”。在2022年义务教育国家质量监测中,四年级、八年级语文、英语、艺术成绩表现优异。全县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分别为0.313、0.109,大大优于国家规定的0.5、0.45,优质均衡水平显著高于国家标准。


综合施策
让教师队伍“强”起来

远安县坚持招才引智,不断充实教联体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强化激励措施,为山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解决乡村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年轻教师流失严重、专任教师保障不足等问题,远安县用好用活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为教育系统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探索开展农村教师专项引进,靶向引进对口人才,适度向乡镇学校倾斜。近三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39名,引进县外优秀教师11名,其中引进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等急需紧缺专业教师68人。大力宣传银龄讲学计划相关政策,鼓励优秀退休教师支持乡村薄弱学校,近三年,共有27名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严格按教职工编制与学生数比小学1:19、初中1:13.5的标准配备教职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生师比达到12.6: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促进城乡教师流动。实施三年一轮“县管校聘”改革,以教联体为单位,开展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各教联体优势学科教师实行双向协作交流,短缺或薄弱学科教师统筹进行培训或余缺调剂补充,推动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近三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达386人,年均轮岗交流比例达17.6%,其中骨干教师占比41.57%,分别高于省规定的10%、30%的比例;打破了原乡村(镇)学校教师力量薄弱、缺乏名师引领等发展瓶颈,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城乡、校际、学科师资差距明显缩小。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帮扶力度,公办园结对帮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安排公办幼儿园教师每周到结对幼儿园开展帮扶活动,助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


三是强化教师激励支持。在落实两个”不低于”政策基础上,提高乡镇教师工作补贴标准,乡镇学校教师分区域每月享受45元、90元的农村教师津贴,按区域和工作年限享受每月850—1050元乡镇工作补贴。从城区交流到乡镇学校的教师,除按相关规定享受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工作补贴待遇外,另享受每月600元的交流工作补助、200元的交通补助,在交流期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专设“乡教高”、“乡教中”评审指标,提升乡镇教师申报比例。落实人才专岗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教师不占岗位职数直接晋升。在县城为乡村青年教师落实人才公寓,极大地激发广大乡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出台教师购房补助政策,为优秀乡村教师发放人才智慧卡、三峡旅游景区年卡,提供城区免费停车服务,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乡村。


集中力量
让教育资源“优”起来

远安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为引领,集中力量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是全域优化学校布局。“十四五”以来,乡镇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6个乡镇集镇的小学、幼儿园均进行了不同程度改扩建。随着乡镇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乡村3所小、散、弱小学并入集镇中心小学,2所乡村幼儿园并入集镇中心幼儿园,7所低水平民办幼儿园有序退出。目前,全县学校布局合理,各级各段城乡学校、幼儿园100%实现标准班额。


二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类功能室配备,实现了功能场馆全达标;全县城乡学校按统一标准一体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专网、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覆盖到所有城乡学校,班班通教学一体机覆盖全部班级和功能室,教师教学电脑配备率100%,不断强化数字赋能,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大力实施“清凉工程”,为27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空调923台,在宜昌市率先完成教室、学生宿舍和功能室的空调全覆盖。



三是全力提高后勤保障。为解决学校整合撤并后乡镇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远安成立校车公司,以满足全县农村学生乘车需求为目标导向,购置31台校车,配备专业司机和安全员,运用4G监控平台对校车运行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监控,为1300余名农村学生提供安全的交通服务,覆盖率达100%。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少、运转困难问题,远安县除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外,每年按照学生规模分10万元、8万元、5万元三个梯次给予小规模学校补贴经费,有效保障学校正常运转。通过“中央厨房+微厨”模式,全面实施“营养午餐”工程,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微信广告合作 | 18827473645
来源 | 远安县教育局
编辑 | 清欢
审核 | 筱蓉


大美沮漳
远安论坛成立于2005年,以正能量、公信力受到各界普遍认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