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广播站|安全守护 与法“童”行 —— “阳光少年”普法小课堂(第二期)

民生   2024-10-26 19:24   河北  

阳光少年

普法小课堂

安全守护   与法“童”行


点击收听小课堂音频

主播:小天姐姐









      为普及法律知识,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市青少年宫红领巾广播站—— ”阳光少年“普法小课堂开播了,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走进法律的世界,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欢迎大家收听普法小课堂第二期——网络诈骗花样多,你我务必要防范。






本期内容



1.网络诈骗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它具有隐蔽性强、手段多样、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得受害者难以防范,尤其是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

2.未成年人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


诱惑类诈骗:兼职刷单: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未成年人进行刷单操作,随后以各种借口拒绝支付报酬或要求继续汇款。虚假网贷:提供虚假的网贷信息,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并支付所谓的“手续费”“保证金”等,最终骗取钱财。网络投资: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结交网友,诱导未成年人下载虚假投资APP,初期给予小额回报,随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或拉黑受害人。恐吓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要求配合调查并缴纳“保证金”“罚款”等。冒充网购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退款理赔等为由,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系类诈骗:假网恋:通过社交平台与未成年人建立感情关系,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冒充亲友:通过盗取或伪造亲友的社交账号,向未成年人发送求助信息,要求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

3.未成年人防范网络诈骗的法律建议


提高法律意识未成年人应了解网络诈骗的非法性和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了解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软件,以防个人信息被窃取。谨慎进行网络交易选择正规渠道和平台进行网络交易,避免私下交易。在交易前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誉,确保交易安全。时报警与求助一旦发现自己遭受网络诈骗,应立即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可以向家长、老师或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和支持。

4.结语


网络诈骗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法律读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法律读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往期推荐

在青少年宫遇见多彩童年




邯郸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政治性、公益性、示范性原则,集公益普惠化、受众个性化、服务延展化、管理科学化和楼宇智能化于一体,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青少年综合性素质拓展基地和新型智慧化青少年活动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