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火锅城”回望重庆,32年沧海桑田

文摘   2024-11-04 15:56   重庆  


文/小刀99


火锅是重庆的城市符号。

重庆今天的火锅城成百上千,但没有一座在“太空”上。

重庆的文化人则敢想,32年前就让它上了太空。

这是瑰丽的想象、奇幻的张扬。
以至于,32年来,共计有三代38位作家接力,写出了一部35万字的长篇小说《太空火锅城》。32年,35万字,不容易!
创业、创新、徘徊、保守、突破、苦闷、逃离、挣扎,无论大词还是微词,最终都归结为:人,正奋斗。

也再现了一座雄城的凡人叙事。

宽厚的包容,始于1992。
那是一个什么年份?春天的故事刚刚开始。
重庆,正要离弦于计划单列,而四放开、五自主,让工商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突进。

一代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创业。都在下海,都想挣钱,有那么撇脱(容易)的事吗?
火锅,只是创业的一种。
一大批重庆人南下,撞海,赶海,追逐海空星星。

热烈的雄心,接续于1996。第二批写字人继续操练。
这时的重庆的,日子并不好过。国企改革脱困、下岗分流、买断工龄,让无数四0、五0后突然失去了方向。

明天的早饭在哪里?娃儿要吃肉,老人要吃药,钱到哪里去挣呢?

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数以十万计的产业工人,为了改革大局,付出了奉献和牺牲。
他们承受着,苦痛着。问题还在于,他们并不知出路在哪里。
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很多下岗人在想,自己,怎样才能熬到退休,挣到稀饭钱?
文学作品如果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自顾风花雪月,终究会被抛弃。

《太空火锅城》接的就是地气。

人物、场景、语言、背景,都是渝味。
牛油闻起来不一定香,辣椒味却肯定呛人。
热烈、奔放、耿直、洒脱,这就是重庆秉性。性格是妈老汉给的,改都改不脱。
那就不改了。

围着九宫格,端起酒杯,毛肚还没初泡,先喊一声:“不说恁格多,喝!”
半酣中,让自己今夜变成一条鱼,游进灯河深处,倾听夜海的歌。
歌声之上,从1997年直辖起,一座城,始巨变。

2024年的接力,以新生代作家为主。
我多不识。但他们,依然紧扣着时代。
三代创作者中,有专职作家,有新闻记者,有医学教授,有工人,企业老板,护士,法官,教师……只有不同的职业,才能对“太空中的火锅场景”,作出不同诠释。

32年是漫长的。一个婴儿已经长成了汉子。
32年的文字,原本散落一地,夹杂在火锅的热气里。

总得有人把它串起来。前有许大立,后有陈泰湧,穿针引线,把散落的珠子一个个捡拾起,整理、校勘、出版。

也算为一场32年的接力,挽上圆满句号。
是为功德,可添寿。

这中间,我最怀念的是莫怀戚。

一个典型的重庆崽儿,一个酒仙,一个自行车王子。
一个能用最地道的重庆话写重庆风物的汉子。
还在于,他的人情练达,话语贴心;从不骄傲,始终谦虚。
只可惜,他逝于63岁......
在11月3日的《太空火锅城》分享面对面时,我看到,很多当年的写字人,老矣。仍然犟着!
也该老了。间世没得哪个坛,能永霸。
年轻的面孔,红润而朝气。

长江一浪接一浪。
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