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到此夕而除
明日即另换新岁
今天
是农历腊月廿九
一个中国人特别重视的日子
我们提前给您
拜年啦!
除夕
一起忆习俗,找年味儿!
CHU XI
>>>一键点燃>>>
除夕
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交界点
人们卸下一年的辛劳
与家人温暖相依
祈愿新年吉祥
今天是除夕
您回到家过年了吗?
您家的年夜饭准备得怎么样了?
作为我国传统的佳节
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方式
来庆贺除夕
除了一场暖心的年夜饭
看春晚、守岁
您还知道咱晋城哪些除夕习俗?
按咱晋城的习俗,除夕晚饭要吃烧翻鏊,当饼烙了一面,准备翻过来时,问:“翻过来了没有?”答:“翻过来了。”表示新的一年就要翻身发财了。除了吃烧翻鏊,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鱼等一些菜品,鱼这道菜一定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
吃罢晚饭,开始着手准备献贡、请家堂(祖先)和祭神,家堂献贡比较丰盛,摆上一个枣山馍、三个扎献、五个点心、四碗油食(馓花、蚕酥、麻叶、麻花)、四碗菜(粉条、豆腐、海带或豆角,其中有一碗叫“刀首”,是用开水焯过的整块猪肉)。除天地老爷是“满斗焚香”外,灶老爷、财神、家堂等都是上三炷香、五个点心。门神、水道神等都是上一炷香、一个点心。现在这些工作要在晚上八点前做完,不误了看春晚。
晋城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行好运。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这天,晋城人家家户户都得把“春联”贴好,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
除夕,晋城人会在院子里架以桑柴,松柏枝为主的“正火”。把准备好的干柴垒成塔状,中间塞些软柴木,上边垫一些柏叶。待到除夕夜,把“正火”点着,院子里红红火火,浓浓的松柏枝香味也醉香迷人。
未来五年没有大年三十!
从2025年开始直到2029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这些日子分别是:2025年1月28日、2026年2月16日、2027年2月5日、2028年1月25日、2029年2月12日。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虽然大年三十时不时地就玩一回“消失”,但不管是大年二十九还是大年三十,除夕一直都在,人们吃年夜饭、祭祖、守岁,一起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今日除夕
小编在此祝您和家人
蛇年大吉
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