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前瞻布局,又要理性规划。从历史上看,每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催生一批“未来产业”。而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决定了发展未来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正是因为抓住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19世纪在铁路、钢铁、汽车和电力等领域领跑世界,20世纪在计算机、飞机、微电子和卫星技术等领域领先发展,才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充分说明,未来产业中潜藏着无限增长潜力和强大驱动力,虽然目前尚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技术和产品尚未成熟,市场也处于探索阶段,但其一旦突破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必将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塑造产业发展新方向,并为经济的未来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重推动下,全球重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未来产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竞相布局抢占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和最前沿。比如,近年来,欧美国家持续推进“再工业化”,将发展先进制造业摆在国民经济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巩固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由此可见,发展未来产业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而且是赢得未来战略主动的内在要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众多,其内涵也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产业即“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综合国家和相关部委提出的重点领域,对标全球产业创新前沿与我国自身优势,未来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重点布局能引领技术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细分方向,聚焦未来产业瞭望站,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孵化高潜能的未来产业,倾力打造“未来智能”“未来生产”“未来算力”“未来商业”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基础和关键皆是要在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的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和产业化生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几乎同时发生,新的科技成果能够很快转化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也导致产业迭代加速,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先掌握科技发展方向,就成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从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的科技创新到发展未来产业,都离不开前瞻布局。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起,我国就逐渐开始对未来产业布局的探索。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高度重视。正是基于对科技创新乃至未来产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一些领域已处于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甚至领先的地位。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不仅包括甄选技术路线、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还包括打造产业配套体系、优化市场体系。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这些能为未来产业各环节发展提供全面支撑,有助于未来产业在提高产品性能、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在未来产业的市场应用方面具有的规模优势,拥有的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能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帮助企业快速摊薄成本,为不同技术创新路线、商业创新模式提供足够赛道,让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产品和企业快速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强调,“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这深刻指明了加强理性规划对于发展未来产业的必要性。发展未来产业必须坚持审慎理性,根据我国实际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从国家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聚焦关键领域,抢占竞争制高点。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是未来产业布局和建设的重点,应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积极推动突破性和颠覆性前沿技术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统筹实施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同时,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地方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发展领域的金融创新。促进创业投资等融资模式的深化,引导更多耐心资本投向未来产业。创业投资不仅投入资金,还提供诸如发展战略、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策划、咨询、中介等增值服务,这种投资不仅对于构建健康的创业企业生态系统具有关键作用,而且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新动力。耐心资本是一种投资周期长、风险承受能力强的资本形式,关注企业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收益,能够陪伴投资项目或企业度过较长的成长阶段,有利于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努力为未来产业提供市场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创造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供给、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通过市场发现未来产业的新形态和增长点。〔作者分别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贵州发展制度保障高端智库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