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无宅,有人多宅?宅基地有大调整,"跨村交易"已成型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导致许多农村宅基地闲置。与此同时,一些农民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获得宅基地。这种"有人无宅,有人多宅"的矛盾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其中"跨村交易"模式逐渐成型,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年60岁的老李是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的一名农民。他家有两处宅基地,一处是祖辈留下的老宅,另一处是20年前建的新房。随着子女们都到城里工作生活,老宅常年空置,新房也只有老两口偶尔回来住住。"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要是能卖掉一处,换点钱改善生活多好啊!"老李经常这样感叹。
而在隔壁村,30岁的小王夫妇却为没有宅基地发愁。他们虽然是本地农民,但因为村里没有多余的宅基地指标,一直租房居住。"我们也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申请不到宅基地,买房又太贵,真是左右为难。"小王无奈地说。
老李和小王的故事,正是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中存在的典型矛盾。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约有1000万套闲置房屋,占农村住房总量的10.7%。同时,还有近2000万无房或住房困难的农户亟需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地政府开始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其中,"跨村交易"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所谓"跨村交易",就是允许宅基地在不同村庄之间进行流转,打破了传统的"一村一制"限制。
浙江省义乌市率先试点了这一模式。2021年,义乌市出台了《农村宅基地跨村置换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农民在全市范围内跨村置换宅基地。这一政策的实施,让老李看到了希望。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老李将闲置的老宅以2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小王。"这下好了,我们腾出了地方,还得了一笔钱;小王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房子,真是两全其美啊!"老李高兴地说。
不仅是义乌,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探索宅基地跨村交易。甘肃省兰州市也推出了类似政策,允许农民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宅基地。据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自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000户农民通过跨村交易解决了住房问题。
宅基地跨村交易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这些政策为宅基地跨村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具体实施措施。比如,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跨村镇交易"政策。山东省则推出了"宅基地跨乡镇调剂使用"的试点方案。这些措施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宅基地跨村交易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它解决了"有人无宅,有人多宅"的矛盾,让更多农民实现了安居梦。它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为农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它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优化农村人口结构。
小王在获得宅基地后,不仅解决了住房问题,还在家乡开始了新的创业。"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们更有信心在农村发展了。"小王说。而老李则用卖房的钱改善了生活,还资助了孙子的学业。"以前觉得农村房子没什么价值,现在才知道它也能变成'聚宝盆'啊!"老李笑着说。
尽管宅基地跨村交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的交易模式。其次,如何建立公平、透明的交易机制,保障农民利益,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还要注意防止宅基地过度商品化,确保农民的基本居住权不受影响。
宅基地跨村交易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深刻影响农村土地制度,也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正如一位农业专家所说:"宅基地跨村交易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它将为农村发展开辟新的空间,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宅基地跨村交易的推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利益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项土地制度改革,更是一场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项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农村能够焕发新的生机,我们的农民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乡村,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