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
在上周五长达近三小时的《乔·罗根体验》访谈中,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芯片与科学法案》发表了激烈批评。该法案旨在通过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推动美国国内芯片生产,降低对亚洲的半导体依赖。然而,特朗普直言不讳地称这一计划是“对富有公司的一种资金输送”,并提出他认为更有效的方案——通过加征关税引导芯片制造商自掏腰包在美国建厂,而非依赖联邦政府补贴。
1)特朗普的关税解决方案:削减政府支出,提升市场自驱力
特朗普主张通过更高关税政策来吸引芯片制造商回流美国,他认为这一方式能够让企业自发地投资,避免政府巨额支出。他在访谈中指出,“你根本不需要拿出一分钱,只需把关税提高到足够高的水平,他们就会自动来美国建芯片工厂。”然而,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可能难以彻底解决美国对芯片的依赖性问题,尤其是对中国台湾半导体的依赖。
2)美国对台依赖: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软肋”
现阶段,美国生产的芯片仅占全球市场的约10%,而在1990年,这一比例高达37%。特朗普在访谈中提到台湾时批评道,“他们偷走了我们的芯片产业。”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对于台湾的依赖关系如同“黑帮保护费”,并质疑在未获得相应“保护费”的情况下,是否还应继续为台湾提供保护。特朗普的言论触及了半导体供应链的脆弱性——疫情期间,由于外国芯片供给受阻,美国制造业饱受缺芯之苦,特别是在汽车、武器系统和计算机等领域中,半导体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3)拜登政府的回应:增强芯片供应链安全,创造就业机会
4)两党之争:产业扶持与税收政策的角力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发言人安娜·凯利则为特朗普辩护,认为他通过关税政策为美国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环境,并吸引了科技巨头如埃隆·马斯克等的支持。她指出,“只有特朗普能够通过结束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让美国重返制造业中心位置。”
拜登政府则强调,《芯片法案》不仅仅关乎经济,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疫情期间的芯片短缺使美国深刻体会到供应链外移带来的风险。通过补贴和税收抵免激励半导体公司在美建厂,拜登政府希望提升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避免未来因芯片短缺导致的价格飞涨和供需失衡。
5)美国芯片自给之路任重道远
特朗普与拜登政府在芯片自给策略上的分歧反映出两党对制造业政策的不同视角:前者偏好以关税引导市场自发调整,后者则倾向政府直接干预,以补贴激励本土生产。尽管美国政府在促进国内芯片生产上采取了大手笔措施,但要完全摆脱对外依赖仍需时间与更多资源的投入。
未来的芯片供应链将如何发展,可能不仅关乎产业政策的优劣,还涉及国家安全的全盘考虑。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图片、数据和资料均来自于行业报告、百度百科、企业官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内容为个人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