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璧山区2户家庭荣获2024年重庆“最美家庭”称号

民生   2025-01-09 17:51   重庆  









重庆·璧山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妇联联合开展2024 年重庆“最美家庭”寻找活动,选树出一批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最美家庭”典型。

其中,璧山区陈举亚家庭、刘红家庭荣获重庆“最美家庭”。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最美事迹”~

↓  ↓  ↓



陈举亚家庭



向上滑动阅览“最美事迹”


陈举亚,重庆市璧山区三合镇龙凤村村民,2018年因脉管炎截肢,后半生依靠轮椅生活,是二级残疾人。身残志坚是村民对他的印象,勤劳致富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没有双脚,却谱写出“双手创幸福,踏出脱贫路”的感人故事。

身残志坚不气馁,举案齐眉共白头。陈举亚截肢后,妻子徐克银整日陪伴在身边细心照顾,话语不多,倒是时常微笑。面对妻子默默付出,陈举亚重拾希望,直面生活难题。捉襟见肘的日子里,两人互相扶持,守望相助,早出晚归携手干农活,共同担起生活责任,夫妻感情更加深厚,是村里人人赞叹的模范夫妻。

咬住产业不放松,夫妻同心谋“钱”途。身体上的残疾更加坚定陈举亚过好生活的决心,他一直牢记勤劳致富。每当陈举亚下地干活时,便用两条塑料袋裹住残缺的下肢,靠上身的力量挪动前行,下肢摩擦结痂从不喊疼。夫妻两人种植葡萄、柑橘、枇杷等果树3亩,2023年实现年收入3万元,极大地鼓舞其他村民致富决心。

【END】






刘红家庭







向上滑动阅览“最美事迹”


刘红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也是三代从医的杏林之家,他们把家教家风融入日常生活点滴,用身体力行诠释着守护大家与小家、筑就大爱与小爱的幸福真谛。

爱国爱家、甘于奉献。家庭承载着家国情怀、也赓续着使命初心。公公贺廷学是璧山区中医院内科门诊专家,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医五十余载诊治患者80万人次,没有出现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婆婆李秀玲是区卫健委退休干部,先后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四川省劳动模范及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在卫生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刘红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接过父辈手中的旗帜,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本心、敬业奉献,从基层岗位一步步历练成长为医院中层干部,优良、敬业的综合素养获得全院员工一致好评,连续四年评选为年度优秀个人。在家庭浓郁书香的浸染中、家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儿子贺腾霄高考后毅然报考医学专业,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5+3本硕连读学生,先后两次获得大学奖学金、被评为“进步先进TOP.5”和学院“自立自强”优秀个人。

崇德向善、睦邻亲邻。刘红家庭始终秉承“君子怀德、百福自集”的家训,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他们都能乐善好施、扶弱济贫,遇到患者看病钱不够就慷慨解囊。这种关爱弱势群体、视患者如亲人的美德,也融入到他们全家齐动员参加公益事业的行动中,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刘红和爱人贺俊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小区志愿者活动,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无数个日夜,为街坊邻居筑起了安全防线。一家人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却总在身边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于援手,他们用实际行动在邻里间传播着正能量,受到街坊邻居广泛赞誉。

相亲相爱、和睦融洽。刘红夫妇孝敬长辈,三代同堂22年,一家人从未发生过吵闹,每当生活中遇到矛盾分歧,也都能坦诚相待、各抒己见,耐心细致沟通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婆婆李秀玲退休后,从雷厉风行、精明能干的事业型“女强人”转身为保障家庭的“后勤部长”,从不会买菜的厨艺小白到自学烹饪“糖醋鱼”“热窝兔”等美味,用全身心的爱带给全家人视觉和味蕾的盛宴。疫情结束后,刘红坚持抽出更多的时间带给老人更好的陪伴,每到周末全家都会一起出游,带着老人到磁器口、湖广会馆、洪崖洞等景区游览散心,感受山水之城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面貌。夫妻俩时常教育孩子要不忘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在孙子手把手的教学中,老人们也能做到网上购物、视频聊天运用自如,一家人其乐融融。

【END】



希望受表扬的家庭以实际行动示范引领广大家庭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希望全区家庭以“最美家庭”为榜样,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来源:璧山女性

掌中璧山千咖
专注璧山本地新闻资讯,专注璧山本地吃喝玩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