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天山脚下的能源绿洲
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
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煤作为主体能源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在这一宏大背景下,新疆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
天山山脉,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历经千年丝绸之路的辉煌,见证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如今,这条巨龙似乎听到了时代的召唤,发出雄浑的龙吟——这是新疆能源觉醒的声音,蕴含着巨大潜力与希望的共鸣,能源的洪流正从天山深处奔涌而来。
# 深耕沃土,提产赋能勇担当
01
煤炭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首要任务是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蓝盈盈的光泽,不知名的小动物偶尔在草丛里飞驰而过。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且种类齐全,目前探明储量2.19万亿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新疆最大的煤炭生产和主要能源保供企业,新疆能源对新疆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和战略性能源储备区有着准确定位,并做出系统谋划。一方面,加强煤炭战略资源布局接续和增储增供,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确保安全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抓好煤系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煤炭供应量稳中有增,切实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新疆能源紧贴时代脉搏,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立足“以煤为锚、保供稳价”主动作为,千方百计增产、稳供、扩销。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大力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煤炭产量以年均1000万吨逐年提升,在全力保障自治区民生电煤、供热及长协用户煤炭供应的同时,积极支援区外企业用煤需求,疆煤外运从2021年的100余万吨到2023年的1000余万吨,实现连续3年翻番式递增,业务辐射至集团11家子分公司,从周边的甘青宁区域延展到川渝云贵和“两湖一江”地区等14个省区、40余家客户,更大范围地融入国内煤炭供应大循环。
新疆能源谋长远、落全局,坚持新建矿井和技术改造齐头并进。红沙泉二号露天矿一期1000万吨/年项目创下当年立项、当年核准、当年举办开工仪式、具备建设条件的最新“加速度”;紧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煤炭产能释放的契机,3个露天矿实现第3次产能核增,这是继2019年核增产能2000万吨/年、2021年核增产能1900万吨/年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亿吨级煤炭基地提档升级,为产能释放和能源保供做好了充足储备。
# 科技交响,安全航道稳健行
02
“要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明确了方向,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
为激活数字经济的强大引擎,新疆能源积极探索智慧能源之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革新,全面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与安全能力,实现能源生产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作为传统煤电企业,我们必须要有前瞻性管理思维,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脉搏,早日步入智能化、智慧化企业的发展行列……”新疆能源领导班子对此有着高度共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全面铺开。2021年建成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公司煤、电、运、化、工等业务全板块、全数据、全流程、全自主统一信息整合和业务管控,不仅为管理整合融合提供了必要支持,还实现了煤炭生产与运输的联调联控,首创以煤带电营销模式。
风光正好,信心愈坚。新疆能源坚守创新核心地位,着力打造“硬核”技术,乌东矿率先达到国家智能化中级示范矿井,先后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短壁综采工作面和集灾害综合预警、生产集中控制和执行管理“三大平台”;宽沟矿建立了新疆首个多元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形成“超前大区域精准防治+局部精准防治”顶板新型防治模式……变革、改造、升级,给企业带来了全新变化。
机声隆隆,乌金如流,却不见员工身影,乌东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一键启动;托辊旋转、皮带飞驰、信号闪亮……黑山露天矿剥离半连续系统开启剥离自动化新阶段;准东露天矿采坑,无人驾驶的大型矿卡自由穿梭,往返不息;红沙泉一号露天矿环线装车站,50秒左右装完64吨煤炭车厢……在科技的助力下,煤炭开采效率大幅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十足。
机构、人才、装备、资金、项目的充分活跃,推动了企业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路径。新疆能源首次承担国家级政研课题,招聘人才1147人,选拔80后年轻干部40人,遴选各类苗子136人,优秀专家、大国工匠和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梯队接续。7项优秀创新成果通过行业鉴定,其中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授权专利数量195项、授权发明专利数量27项。
日前,“一院一心一室”即“一带一路”能源研究院、急倾斜特厚煤层绿色开采与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冲击地压防治重点实验室三个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将开展一批科研项目攻关,在提升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新作为。
# 绿脉复苏,生态画卷渐次舒
0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能源在追求能源安全的同时,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从戈壁荒漠上的植绿护绿,到沙漠荒滩太阳能板矩阵,再到水电站的增殖放流,新疆能源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黑山矿区平均海拔2700米,常年平均气温仅1至2摄氏度,山上与山下温度相差近20摄氏度,气候恶劣。即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新疆能源也勇敢地启动生态修复项目。在煤层开采扰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不清、生态需水量不足、生态修复难度大、生态要素现场观测不便等困难的困扰下,历经十年,先后与多所高校合作,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新型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筛选出适宜植被。如今,矿区绿草如茵,树木婆娑,绿化面积达1200亩,同时,还利用飞藻进行生态修复,开发矿区生态远程智能监测平台,生态成果令人瞩目。
从黑色矿山到绿色家园,从汲取一方灵气到泽被一方水土,红沙泉一号露天矿自2011年开工建设以来,就将生态修复工作贯穿整个生产周期,矢志不渝地开展干旱生态脆弱区煤炭基地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研制出适应干旱脆弱区的抗旱、抗晒、抗寒、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土壤保水、营养基质改良材料,创建隔水、含水和表土三层土壤重构模式,建成100亩生态修复示范区,形成干旱荒漠区煤炭开采与生态修复一体化技术体系,创建新疆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模式,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
让青山常在、蓝天常驻,新疆能源采取的每一项措施、每一个创新都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呵护,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5个煤矿被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100%建成绿色矿山,这份绿色脉动,是一部生态修复传奇,也是一份来自心底的共鸣。
# 链式聚力,未来宏图携手绘
04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离不开现代化的能源产业链,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下,新疆能源正经历智慧能源的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成长。
“目前我们正在对所属煤矿通过实施技术改造、露天矿系统提能等方式,着力建设2亿吨,谋划3亿吨级超大规模煤炭生产基地。围绕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项目,加快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建设千万吨当量级高端化工示范基地,建设百亿立方级煤制气项目,布局实施绿色煤焦化一体化项目,实现优质稀缺焦煤资源转化本土化、产业高端化、产品谱系化。”日前,新疆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栓面对媒体采访掷地有声地说。
助力新疆打造全国露天矿集群化开采的标杆样板,是方向,也是目标。新疆能源人心怀梦想,砥砺前行。红沙泉二号露天矿具备10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2000万吨二期积极筹备中,稳步推进岔哈泉一矿年内取得采矿证,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有效开展将军庙露天矿、涝坝湾矿专项研究和前期工作,并着力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打造煤炭领域无废企业,不断擦亮企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与此同时,集运端黑山矿区新型智能运输项目建设“步履矫健”,红沙泉二矿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提档加速”,极大疏解产能运能矛盾。疏运端安北煤炭储运基地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助力疆外市场拓展。疆煤外运重载铁路通道建设“步伐有力”,为新疆公司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在全力建设能源强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征程中,新疆能源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在当代能源发展中散发丝路明珠的光彩。让我们在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下,一起感受那份源自大地深处的生命力,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携手迎接用时间画笔勾勒出的美好未来。
【END】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新闻中心
—————内容来源丨王小燕
—————责任编辑丨武姗姗
—————执行主编丨宋 争 周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