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张女士正忙着准备年夜饭,手机突然响起,显示“10086”发来的短信:“恭喜您获得188元春节红包,点击链接领取!” 张女士心想,移动公司送红包,应该没问题,便点击了链接。
链接跳转到一个仿冒的“中国移动”网站,页面要求张女士输入手机号码、验证码等信息。张女士没有多想,一一照做。随后,页面显示“红包领取成功”,但张女士并未收到红包。
几分钟后,张女士收到银行短信,提示银行卡被扣款5000元。张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
诈骗手法分析:
伪装官方,博取信任: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伪装成“10086”发送短信,利用春节期间人们放松警惕的心理,以“红包”为诱饵,诱导用户点击链接。
仿冒网站,以假乱真: 诈骗网站高度模仿中国移动官网,页面设计精美,极具迷惑性,用户难以辨别真伪。
诱导输入,窃取信息: 网站要求用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为后续盗刷银行卡做准备。
迅速转移,逃避追查: 诈骗分子在获取用户信息后,迅速将资金转移,并通过技术手段隐藏身份,增加警方追查难度。
防范措施:
提高警惕,谨防“天上掉馅饼”: 春节期间,各类诈骗信息层出不穷,切勿轻信“中奖”、“红包”等诱惑信息,尤其是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和链接。
核实信息,辨别真伪: 收到可疑短信或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例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登录官方网站等。
保护隐私,谨防信息泄露: 切勿在陌生网站或链接中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
安装防护软件,拦截诈骗信息: 在手机上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可以有效拦截诈骗短信和电话,降低受骗风险。
及时报警,维护自身权益: 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例如短信、链接、转账记录等,以便警方开展调查。
春节防骗口诀: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莫轻信。
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吃大亏。
个人信息要保密,验证码勿告他人。
遇到诈骗莫慌张,及时报警保平安。
反诈中心提示:
春节期间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原则,共同筑牢反诈防线,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声明】“宁城正方信息”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