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种一棵树
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2024年中级经济师
考试仅剩4天
建议回归考点
和小鹿一起回忆精华考点!
中级经济基础
第二部分
11
第十一章
1、公共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首次提出。其中,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即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这体现了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需求通过强制性的政治交易(投票)显示。私人物品的需求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
3、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公共物品的融资、公共物品的生产。其中①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②非排他性是阻碍自愿融资的关键因素;③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④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4、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5、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性、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6、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其中,①资源配置职能: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②收入分配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③财政行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2
第十二章
1、财政支出数据的三个方面:①财政支出规模是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参与程度);②财政支出结构是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如何参与);③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履行何种职能)。
2、政府投资性支出具有非营利性、长期性、外部性。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将资金无偿地支付出去,体现为收入再分配活动,是非等价交换。
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占比大→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占比大→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3、我国社会保险项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4、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中央财政支出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5、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①瓦格纳(德国)提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②皮考克和魏斯曼(英国)提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
③马斯格雷夫(美国)提出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数量随着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④鲍莫尔(美国)提出非均衡增长理论,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解释财政支出增长原因。
6、①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增加。②突发性事件(战争、重大自然灾害)出现时,财政支出规模必然会超常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低到原来的水平。③倾向于集中的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
7、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①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提出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是微观经济主体投入- 产出分析在财政、宏观经济中的应用。
②最低费用选择法,选择使用最少的费用就可以达到财政支出目的的方案;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适用于军事、行政、文化、卫生支出项目。
③公共劳务收费法,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使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目的方法。
④公共定价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13
第十三章
1、我 国财政收入分类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8 款。
2、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和债务等价,即 政府无论是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 相同或者等价的;主张国债有害论,反对发行国债。
3、衡量财政收入的口径:①最小口径:税收收入;②小口径:税收收入+ 纳入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政府收入(社会缴款),最常用的口径,是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口径;③中口径:财政预算收入+社会保障缴费收入;④大口径:全部政府收入。
4、①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②税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③征税的过程: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5、阿瑟•拉弗(美国)提出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6、税负转嫁的方式:
①前转-顺转-向前转嫁,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
②后转-逆转-向后转嫁,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嫁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
③混转- 散转。
④消转,纳税人用 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
⑤旁转- 侧转,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
⑥税收资本化,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
7、国债是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国债的出现的晚于税收。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中期国债的期是 1-10 年。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8、①反映一国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有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当年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
②国债发行方式:随买、承购包销、公募、直接发售。
③证券交易所的国债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最古老、最普通、最常用)、回购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
9、①中央政府债务实行余额管理。
②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有举债资格的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③地方政府在限额内借债,必须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
14
第十四章
1、税制的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①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②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征税的深度。
2、税收按按课税对象分类,行为目的税包括:环境保护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船舶吨税;
税收的分类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①中央税:消费税、关税;②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③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
3、增值税税率:①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3%税率。②提供不动产租赁服务适用9%税率。③销售自行开发、取得、自建的不动产以及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适用5%的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④提供基础电信服务,适用9%税率。⑤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税率。⑥销售或者进口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适用9%税率。
发票联作为购买方核算采购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记账凭证;记账联作为销售方核算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记账凭证。
4、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限制消费,因此可将 15 种消费税税目进行如下分类:
①对身体有害的:烟、酒。
②对环境有害的:鞭炮焰火、成品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涂料。
③奢侈品:高档手表、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游艇。
5、关税相关:
①纳税人: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②进口关税设置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
③我国目前对原油、啤酒和胶卷等进口商品征收从量税。④计算关税采用完税价格。
6、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非居民企业: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7、个人所得税:
①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 累计满 183天,纳税所得包括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
②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包括:综合所得、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③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 60000 元,再减除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后,为应纳税所得额。
8、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船税。
①农村的房屋不征收房产税。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菜窖、室外游泳池不属于房产税征税范围。
②房产税从价计征:税率为 1.2%,从租计征:税率为 12%。
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转移 土地(土地使用权)、房屋权属(房屋所有权), 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土地经营权的转让均不计征契税。契税实行 3%-5%的幅度税率。
④车船税的税目分为六大类:乘用车、商用车、挂车、其他车辆、摩托车、船舶。
15
第十五章
1、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2、①政府基本预算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年度性原则。②政府预算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复式预算。③政府预算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为:增量(基数)预算、零基预算。④政府预算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为:年度预算、多年预算。⑤政府预算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为:平衡预算、差额预算。⑥政府预算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规划-项目预算。⑦政府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⑧经常预算: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3、
①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罚没收入属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②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4、部门支出预算采取零基预算法。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
16
第十六章
1、①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②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 设区的市(自治州)、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乡(民族乡、镇)五级。
2、①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②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标准是 税种属性。
③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④增 值税中央分享 50%,地方分享 50%。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 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 60%,地方分享 40%。海洋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其余资源税为地方收入。
3、①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特点: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②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③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4、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联邦制(如美国)、财政单一制(如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
17
第十七章
1、①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
②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
③经济过热→降低社会总需求→增收减支→ 紧缩型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缩小支出规模 、 减少购买性支出 、减少转移性支出、降低投资支出、减少财政补贴。
④经济萧条→刺激社会总需求→增支减收→ 扩张型财政政策→ 减少税收、扩大支出规模 、 增加购买性支出、增加转移性支出、提高投资支出、增加财政补贴。
2、①财政政策类型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福利支出、累进所得税。
3、财政政策乘数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4、①认识时滞: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行政时滞:财政部门在制定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
②决策时滞: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执行时滞:政策议案 在立法机关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效果时滞: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温馨提示
往期回顾
2024年考后估分路径将在考后第一时间发布,
欢迎大家积极提供回忆版真题,
小鹿带大家来估分哦~
保持状态,积极备战,
全力冲刺,坚持到底!
2024年稳稳上岸!
备考艰辛,小鹿一直在你左右!
Always be here for you!
让你备考的每一分钟都能真正学到知识!
关注小鹿公众号
【发消息】回复
“资料”
免费获取24年通关必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