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升级!顺义大胡营高跷秧歌回归添年味,现场图集来啦→

民生   2025-02-01 18:01   北京  

导读
shunyizaixian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上午,北小营镇大胡营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时隔5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胡营高跷秧歌再次演出,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共同感受非遗里的年味儿。


精彩的高跷表演。


随着开道的大锣边走边敲,陀头、卖豆、武扇、文扇、渔翁等十二个不同脸谱和装扮的人物蹬上高跷轮番登场。他们踩着锣鼓点穿插行走,武跷不时上演怀中抱月、搬团子、蹲跷等高难度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叫好,掌声雷动。



武跷上演高难度动作。


大胡营高跷秧歌会头王全斌激动地说:“大胡营村的高跷会是我们的传统,一到过年就期待。今年一说要办,大家热情都很高。一些老师傅不让参与都不行。这就是传承,也是我们的年味儿。”


王建(左一)扮演陀头,穆国民(右一)扮演卖豆。


非遗队伍里的新生力量。


非遗传承人穆国民今年把头跷陀头的位置让给了徒弟王建。他表示:“我从14岁开始踩高跷,至今已34年,完全是出于热爱。今年新加入了5名成员,最小的仅16岁,我想把这项技艺传下去,就要让新人多历练。”


演员们卖力演出。


大胡营高跷以其“三高”——跷高、腔高、调高而著称。1.2米的高跷腿让演员们仿佛凌空而起,如履平地。唱词部分更是高亢激昂,夹杂着悠扬动听的旋律,让大胡营高跷更加独具魅力。今年,唱的任务交给了不上跷的老人负责,他们用最完整的唱曲、最生动的唱词,配以韵味醇厚的莲花落腔调,让整场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村民王先生说:“终于又看到大胡营高跷秧歌了,那熟悉的扮相,精彩的动作,让我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希望以后每年都能有这样的活动,让这项非遗一直传承下去。”


小朋友的表演喜感十足。


大胡营高跷秧歌中的一档表演是由小朋友表演的“十不闲”。今年,新成员的加入让这个表演更加出彩。其中,扮演“酒鬼”的小演员年仅6岁,他那俏皮可爱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让观众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生命力。


大胡营高跷秧歌的重新演出,不仅让村民找回了年味儿,更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图文来源:北京顺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编辑:顺义在线小编鱼儿

新闻爆料:Zhy_kfhg

商务合作shunyiqu(微信)


顺义在线

顺义微商城特别推荐商品 



128元抢官方价338元哔哩哔哩大会员年卡(不含TV端)~独家精彩番剧、海量会员视频任性看,需要电话接码!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秒杀!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爱上顺义
为您介绍顺义在线顺义消息,顺义当地人文特色、优惠信息、同城活动以及顺义公益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