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 书香氤氲广袤山乡

民生   2024-11-11 17:52   吉林  


编者按

“背篼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岛上书店”……散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图书室,犹如一束束微小却充满力量的“火种”,点亮无数乡村群众的阅读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力量。

本期约请图书室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讲述乡村图书室创新服务模式,服务好每一位读者,守护乡村文明之光的故事。

【一线讲述】

“没事去书屋”成为习惯

讲述人:吉林省扶余市大沟村农家书屋

管理员 王佳富

2015年,我的家乡吉林省扶余市启动“农家书屋进农家”活动。我主动报名在家里开设农家书屋。

我把家里的炕都扒了,把三间房打通,东拼西凑了将近1000本书,还在房子后面弄了个小房当值班室。小小的值班室,被家当挤得几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是常年见不到阳光,冬天时被角都会上霜。那时候,在村民们眼里,“农家书屋”还是个新鲜词,来的村民就是凑个热闹,有的还会撂下一句,“你这是图啥呢,好好的家都不要了”。

我知道,书屋和商店一样,没人来也起不了啥作用。于是,每到农历“逢五”赶集,我都挑选几本和种植养殖相关的书,到人多的地方摆地摊。有人问我怎么卖,我就会热情地说一句:“不收钱,免费看。”慢慢地,知道农家书屋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一天半夜,村里一家养殖户的牛突然生病。实在没办法了,他急匆匆地来敲我家门,想借两本书看看怎么治。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决定书屋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

这件事也让我更加意识到知识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每次书屋“上新”,我都会优先选择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普图书,还多次邀请农业专家来我们村做讲座,让村民们实现科学种田、科学养殖。

今年3月,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村在村文化活动中心新建起30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政府还帮我们更新书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村民也纷纷捐赠图书。我们书屋的图书越来越丰富,现有图书差不多15000册。“有事去办事,没事去书屋”逐渐成为村民们的习惯。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村民也能读到书,我还建了个微信读书群,通过视频让村民选书。谁有想看的书,我就骑着摩托车送书上门。十里八村都知道我们村书屋做得好,周边屯子的乡亲们也会专程跑来借书。为此,我们还在和其他村交界的地方建立了阅读点,带动周边屯子村民的阅读积极性。

每到寒暑假和周末,书屋更是挤满过来学习的孩子们。农忙时,家长就把孩子们托付给我。书屋开设了“四点半课堂”,放学之后我先让孩子们写作业,之后看课外书,还会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作文比赛等活动。

近几年,我们书屋多次获评全国和省级“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等荣誉,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未来,我要继续坚守岗位,让村里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帮助更多乡亲用知识创造财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计旭旭      初审:计旭旭    

复审:曲   径      终审:韩   强    

监制:李   屹



《哈长卫星城  中国新农都》


扶余发布
公开政务信息、沟通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情,发挥释疑解惑、交友谈心、测向控局的作用,倾力打造扶余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