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流氓的青春

文摘   2024-11-12 20:00   湖北  








1980年星星露天美展
左起:曲磊磊、刘迅、李爽、王克平

李爽还清楚地记得她出事的那个下午。

1981年9月9日,秋老虎,已经五点了,太阳依旧烤人。北京外交公寓,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姐姐打来的,“大兵说里面的人得下来接我们,才可以进去。”

24岁的李爽随手抓起一件浅蓝色夹克,出了门。她穿着吊带背心、一条制服短裤又紧又短,黑色高跟皮拖。

李爽还记得,那天突然多了一个开电梯的,两个女人,穿蓝色裤子,扣子扣到嗓子眼,“唯一可以看到肉的地方是塑料凉鞋。”

走到外交公寓的玻璃门前,李爽本能地感到有些异样,她迟疑着停下了脚步,但已经来不及。

一双手死死钳住了她,把她往外拖,接着扑过来几个五大三粗的警察,有外国人大喊,“外交领地不许随便抓人!违反国际公约!”转眼,她已经被塞进一辆飞驰而来的军用吉普里。

审问她的警察要求她写公开信,自愿断绝与法国男友白天祥的关系,并且声明从未与他发生过任何感情。

提审说:“李爽,何苦的呢,好好想想人家法国的外交官会看上你吗?”但李爽倔强地拒绝了。

拘留李爽的依据就是朋友李慧的口供,依据是她帮助李慧认识了一个老外,这被定性为“流氓教唆”。

李爽在监狱里是没日没夜地被提审,而在法国,这个女孩的故事也引发了轩然大波。白天祥被召回法国后,组织了营救李爽的组织,法国很多艺术界和政界人士纷纷参与。

几百人聚集在巴黎街头,举着李爽的画像,巨大的横幅标语上用中法文写着,“李爽无罪”。

与此同时,各个单位与学校,批判“李爽事件”的会议正到处举行。

风暴眼中的李爽本人,对外面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1983年5月,李爽被获准出狱。

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的第二天。法国大使沙赫尔·马洛紧张地向密特朗强调“李爽还没有被释放的事情”。

马洛是新上任的法国大使,原来的大使克罗德·沙耶因为“李爽事件”被撤职召回国,白天祥也被召回了法国。

会谈时,密特朗特意向中国高层提及李爽的事情。一周后,李爽从监狱里出来,并且被批准出国、结婚。


李爽的私事变成了国家大事,邓小平亲自批示释放了李爽。

李爽欢呼雀跃地跟着父亲从良乡劳教所出来。一大群外国朋友和媒体记者已经等在家里。

房子太小,桌子和椅子都被清到了楼道里,邻居和警察一起严阵以待。

后来她出国,在法国机场,人们像欢迎英雄一样,迎接这位异国他乡来的女孩子。李爽茫然地看着面前的记者和闪光灯。

“只是和老外谈恋爱、结婚,”李爽并不知道,本以为纯粹的私人生活,意外地被卷入这种漩涡。

“我只不过是为了活得像自己一点,无意中触碰了最坚硬的权柄。”在《爽》这本书里,李爽这样回忆。

李爽的父母是知识分子,父亲曾被打成右派。因为家庭背景,幼儿园阿姨歧视李爽,冬天罚她站在教室外,冻得脚都穿不上鞋袜。

李爽说,那些场景,长大后还会不断梦到,她还总是看见父亲站在幼儿园走廊的一头,但永远也摸不着他。

“童年的伤害会使一个孩子对人间是否有爱产生本质上的怀疑。”


李爽年轻时照片

那十年期间,被抄家时,李爽九岁。

铺天盖地而来的反省、检举、批判,让李爽父母险些招架不住,而小伙伴们的疏远和辱骂更让她感到恐惧。

“小孩不会懂的,会觉得自己总是做错事”,李爽甚至尝试过用煤气自杀。

多年后,李爽在自己的书中,描写社会动荡不安的同时,也回忆了一个女孩面临第一次月经时的体验,以及后来恋爱的种种。

有人劝李爽好歹隐藏一些负面内容,但她觉得应该正视全部的自己,“对这些看得很淡了”。

姥姥曾笑眯眯地说起来,以李爽的性格,总有一天要被“枪打出头鸟”。没想到一语成谶。

她爱画画,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她画的苹果,“反而画成了黄色,像太阳”。

她日后的遭遇几乎是注定的,她不漂亮、不受重视,被邻居小孩欺负,自卑,但又自负……

人人都整齐划一的年代里,李爽“就是想按自己的想法活”。


李爽与白天祥

1984年2月,李爽与白天祥在巴黎结婚。

李爽刻意避开追逐的媒体记者们,整天去博物馆看画、学习西方绘画技巧,“眼界一下子打开了”。

“女流氓事件”后,民政部下发了一份文件《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要求各地放宽对涉外婚姻的限制条件,公众对于与外国人的交往也日益放松。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爽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而得到的又太少。“星星”的艺术家们如今大多功成名就,而李爽却被大多数人遗忘。

直到现在,她才明白生活并没有亏待自己。

她看着三十年前人们为运动狂热,如今又为金钱狂热。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抽离出来,冷静地看这些东西。”她说。

“如果我们今天问每一个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你到底做了什么?”李爽说,大多数人什么都没做。

而李爽认为自己“做了一些事情。每个人,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有时她会见见当年混在一起的朋友,现在都成了艺术界大腕,“得先见八道秘书”。著名诗人食指也是李爽的哥们儿,如今在精神病院住着。

李爽每次过去,他都要拉着李爽,给她看新作的诗词。“再写的这些东西,无论怎么样也比不了当年了。”李爽感叹。她觉得如今,很少有人能精确地表达当下一代人的精神焦虑。


李爽和她的两个儿子


2013年,李爽带着18岁的小儿子去三里屯,咖啡厅里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子,旁若无人地与一位中国姑娘手拉手,自由而随意。

李爽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她笑着对记者回忆,“就是突然觉得自己那两年都值了,两年牢没白坐,也算是无意中做过一点事情......是不是?”

云多维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