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残雪未成尘
梅子梢头已著春
今天22时10分
我们迎来立春节气
熬过漫漫严冬,春色如墨晕染,万物渐次苏醒……
又是一年立春至。
《群芳谱》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仿佛立春一声令下,春气便会喷薄而出。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成文波/摄
可我们在立春看到的,并非如此热烈——
地上的草仍蜷缩着,尚未完全缓过神来;枝头的花还在沉睡,等待绽放的时机;那些历经严寒的绿叶,也有些灰头土脸,略显疲态。
这便是“素颜”的立春。
它深知,空气中残留的清寂是冬天不舍的眷恋;它也明白,“从此雪消风自软”,残留的雪、封冻的冰终将悄然退去,和煦的风终将吹开柳树的嫩芽。
因此,它格外从容,不慌不忙。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潘旭光/摄
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仿佛稍慢一步,便会与无数美好的辰光和景致失之交臂。于是,人们懵懵懂懂,步履匆匆。
沿途乍泄的春光就这样被错过:路边的嫩绿在一场雨水后探出头;墙角的野花在一抹阳光后开出花;扑面而来的风,不知从哪一阵开始不再凛冽刺骨。
如果说春天是一本书,立春就是书的封面,从从容容地翻开,一页一页细细品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何愁不见山川披彩,河流欢歌。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俞凯鑫/摄
立春,不争不抢,骨子里却自带“不待扬鞭马自蹄”的精气神。
有农谚说“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意思就是立春若在“五九尾”,年景会变得困难,反之,年景就会宽裕很多。
就像今年,立春刚好落在“五九尾”,可立春从不为此发愁。
它依旧从容“打春”。人们以土塑牛,在牛腹内塞满五谷,叩拜、鞭打、抢土、拾粒,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寓意五谷丰登。时辰,自有老天安排;收成,总要靠自己的双手搏一搏。
它依旧悠然“咬春”。《酌中志》说“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以萝卜的辛、甘之味,来解春困。古人说“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这一咬,咬出的是对生活的坚毅与希望。
▲谢昭艳/供图
时至今日,立春时节,人们“咬”得最多的是春卷。
这一习俗始于唐,盛于宋。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春卷)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而在寻常百姓家,春卷常以荠菜、笋丝为馅,一口下去“满满的春天味道”。听老人家说,吃春卷要从头吃到尾,取其“有头有尾”的吉祥寓意,饱含了对生活圆满顺遂的美好期许。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潘旭光/摄
来源:宁波发布工作室
题图: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鲁巍
文字:石承承 制图:汪心质
编辑:张依依
审校:裘新蕾、任晓云、杜春景、卢科霞
▲点击查看更多▲
翻开崭新的一年
点个“心心”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