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琳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科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本科专业|视觉传达
初试 |363
政治 |54
英语 |68
专业一|102
专业二|139
“正如现在,恰逢晚春,百花齐放,但花期各有不同:有的早早绽开,又在一周之内轰轰烈烈地凋谢;有的姗姗来迟,却细水长流地迎接夏日的来临;还有些看起来不起眼,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年四季都有她们存在的痕迹。初心不予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只要下定决心,不放弃自己,每一次努力,就都有可能会是幸运的伏笔。”
——程一琳学姐
我必须承认,选择在清华美院读研究生并非一时脑热或权衡利弊之举,实属是为了实现多年来未了之心愿。可以说,这愿望若不完成实现,我千古后必会因此成为一缕被钉在世上徘徊游荡难以离开的幽魂,而这钉住我的“桩”,正是没有进入清华美院度过一段学习生活这一件极大的憾事。
如今,距离收到通知书的日子近在咫尺,这根桩松了,我的脚步也因此轻快了起来,正充满了勇气地向着更遥远的未来与更辽阔的天地迈进。现回顾本人心路历程与学习方法做如下分享,以便各位准清华学子在今后的学习备考生活中参考采纳。
我曾有两度与清华美院擦肩而过。
早在高考时,作为一名艺术生,我的清华梦就已早早地扎根在心里,当时我的校考成绩不错,排名也算靠前,但因为高考文化课成绩不算突出,只能勉强算得上中上游水平,再加上择优录取的原则十分严格、分数线飘忽难以预料,最终我也没有敢于把清华美院填入我的第一志愿,因此,我错过了在本科时期就迈入清华园校门的机会。后来,当我查到我自己的成绩按照录取办法计算也能入选时,也曾感到叹息扼腕,但事实是大局已定,任何人都得向前看,更何况复读一年对于还年少的我算是件“丢脸事”,暑假中的我没有心思去考虑,更没有勇气去选择,于是我按部就班地进入到我第一志愿的本科院校进行学习。
这便是我第一次与清华美院失之交臂。
可是,即使上了大学,我的清华梦始终没有散去,它绕在我的心头,在午夜梦回时令我长叹不已。这几乎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同时也让我再一次坚定了踏入清华园的梦想。所以,在口罩风波来临之时,我也毅然放弃了原本准备中的出国留学的计划,再次将备战清华提上日程。我第一年考研的报考方向是工艺美术系,那年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即使心气十足但难免浮躁,前期准备得不够充分,信息了解不够完善,加之招生人数只有一人,我的落榜结果几乎是可以预料的“板上钉钉”,这一次我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虽然仍然感到惋惜,但经过本科期间的成长与经验积累,我也能够更加理智地思考与权衡自己的问题与优劣所在。正因如此,我在经历了第二次失败后,就毫不犹豫地向着清华展开了我的第三次进攻。
人们常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三次冲击清华,或许在许多人看来是偏执之举,我应该摆正心态不再幼稚莽撞,看清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放弃进入最高学府的异想天开的梦想。但我偏偏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我的梦想会因为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现实。最终结果正如现在所见,我得偿所愿,不负我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收获如今成功的果实。
我有两次备考清华美院的考研经验,但实际上,这两次经历给我的体验完全不同,可以把它总体地看做一整个完整的过程,也可以将两年的复习以两次考试为分水岭作为区分。毫无疑问的是,两次考研的经历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变得更加坚定成熟,且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全面、客观的认知。
先说说第一次。我在初次决心考研时已经是毕业那年的秋天,那时距离考研报名已经近在咫尺,可以说我是赶鸭子上架式地进行了四科的考研科目的学习。彼时的我认为,作为一名艺术生,我的文化水平比起正经文科生来讲始终差点意思,缺乏一些实打实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大部分的复习时间里,我都用来用来背诵英语与政治,同时记背设计史论相关的名词解释和进行论述方面的学习。
史论
这里不得不提到梦想清华对于我专业理论课的点拨:高考时我报考的是文科方向,加之四年的大学生活几乎不曾缺席漏课,我的英语和政治一直不算落下,网络上的资料和信息众多,复习起来也有抓手进行学习与参考。
但是,清华专业理论课不同,即使我是一名设计类学生,考试内容与我的大学必修课有所重合,但是大学时的课程内容更倾向于学习“史”而非“论”,而且这类专业课的开课时间太过遥远,很多内容对我而言已经模糊不清,只有单独的名词记忆。
梦想清华的暑期班知识串讲回放帮我把中工史、现代设计史和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史实以线性的方式进行串联,内容生动丰富,可记忆性强,每节课后会留一到两道题目供同学们思考与回答,并在课后予以批改反馈,这无疑为我的专业理论课复习大大提升了复习效率,并且找到了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总思路,在我慌乱的备考期里减轻了我因信息冗杂产生的负担。
出于对梦想清华机构的信任,我又报名了史论论述题精讲班。
精讲班的内容更倾向于从一个更有深度的观点或者新颖的视角出发,以以往论述题的出题方式为基础,将既往所学的知识点融入到论述当中去,手把手教给学生如何对待一道论述题的开头、结尾与中段内容的写作,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抓住并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补充,如何润色自己的辞藻,让整篇论文写的有理有据自然流畅的同时,也能够吸引眼球、充满文学色彩。
没有空参与直播课的时候,我就在业余时间观看回放,反复咀嚼老师课堂前对同学们作业的批改。
就这样,在第一年的考试过程中,我的理论课拿到了120分的成绩。
但是,因为这一年里时间太过紧张匆忙,我对专业手绘的练习十分疏忽,导致我第一年的手绘成绩没有过线,无缘清华。
规划
所以在第二年备考中,我吸取了上一年的经验,制定了更加适合我的学习计划。
首先,就是客观地认清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
比如,在考研前,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能够靠短时记忆完成考试的取巧者,但是在经过这次考研后,我发现我的短时记忆在临考试时反而不如长期记忆可靠,知识学在心里记在脑里才是真正能够应变临场发挥的硬实力,也是成为一名准硕士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只靠啃老本和小聪明,不仅不能说服阅卷老师,更不能说服自己。
在对自己有了更客观清晰的认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个人情况修改学习计划。
对于我而言,第一要做的就是拉长学习战线。去年准备得太过仓促,作为一名上班族,想要腾出完整的学习时间并不是那么简单,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碎片时间夯实基础,进行车轮战式的复习,不断强化自己的记忆,反复寻找那些不熟悉、没吃透的知识点,最终将真正的学问留在肚子里化为己用。所以,自我知道自己已无缘复试后,我很快便开始了第二轮的复习,把需要记背的那些“死”知识(如政治哲学板块、英语单词、专业课名词解释等)填入脑海,为之后的手绘留有足够的时间。
第二点就是将拉长的时间线做好科学的规划与排布。
我大约于三月底四月初开始着手准备的复习,到七月份左右的时间我都仍旧用来巩固那些文化课内容,进行我自定的“车轮战”。所谓车轮战不是一味地反复、堆砌,也讲究战略战术和精准打击。第一轮复习着重强调建立知识的系统框架,同时找到自己去年学习中较为薄弱的部分,以便下一轮复习中重点关照;第二轮复习就是在从头整体泛泛览过的时候,着重钻研那些薄弱项,补全短板;第三轮复习则是强化,巩固薄弱项的同时,让那些原本就记得住背得熟的部分更加烂熟于心。
七月份开始,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手绘和对论述大题的思考上。论述题我借鉴上一年的思路,把名词解释结合一些比较前沿的艺术新闻热点或是曾经的论述题题型,做一些简单的思考,也许这方面没有大段的闲暇落实于笔头,但仍旧可以在任何时间,于脑海中或草稿纸上绘制一幅相应的思维导图。
到了考研的后期,大约是十月份开始,我的大部分精力则倾注于练习手绘上了,再腾出一些睡前都时间就是用来背诵政治大题。
手绘
第三点则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单科学习。诚如去年的情况,我的手绘因为主观上的自大和一些侥幸心理以及客观上没有更多时间练习而无缘清华,那么今年早早关注起来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七八月份时没有整段的时间分给手绘,但是仍能用16开左右的纸张或者使用procreate练习手感,在脑海中记背一些纹样。九月份开始进行一些整体上的创作练习,主要还是以工艺美术方向为主。
我从十月开始将大部分精力倾注在手绘上,其实也与非遗招生简章的突然颁布有关。去年的十月十一号,美院颁布了非全日制艺术硕士项目的简介,其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项专业。
我就职于琉璃厂西街,我的父母也是,他们在百年老字号荣宝斋工作,而荣宝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点之一,我的父亲就曾经在荣宝斋的非遗技术车间任职。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对非遗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也有自己的一套认识。这一简章的颁布让我倍感欣喜,甚至感觉是冥冥中注定的一种安排指引,因此,我果断地决定换一条赛道,从报考全日制的工艺美术研究,改变为报考非全日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
在决定转变报考方向带来的一阵激动冷静下来后,我的心里又一下没了底,害怕前几个月的准备前功尽弃。于是,去年的经验告诉我,又到了该求助于梦想清华的时候了。
因为这是第一年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方向的招生,所以权衡之下,我选择了报名梦想清华一对一的指导班,进行手绘的专项训练。
每周一个题目,一张手绘作品,尹申一学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仅对我的手绘练习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指导,还给我补充了许多非遗相关的知识。除了课上内容的指导,还有课下问题耐心的解答,让我在短期内极大地开拓了眼界。
在手绘上,整体画面效果和风格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创作灵感上,也有了更多的思路。虽然没有在考试现场用上原本准备的画面,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前期的积累终于在考场上厚积薄发,我取得了139分的好成绩。(专业内单科成绩第一)
整体上来说,应考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考试结束后,无论上岸与否,更要考虑的其实是如何平衡生活中学习、工作、家庭之间的矛盾。在决定考研之前,首先,应该认清与继续工作相比,回到高校继续读书是否对未来的规划更有价值?其次,应该考虑就读与备考期间,是否能够继续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最后,就是问自己,到底是否对考研的目标院校和所报学科有高涨到不能熄灭的热情。
上岸不是人生的终点,只不过是一个目标,是一种选择带来的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已经十分明晰,那么放手一搏也无需顾虑;如若这三个问题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对个人仍有所牵绊,那么即使考上,学习和研究的开展也会变得艰辛与困难重重。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先解决最眼前最基本的问题,再考虑个人学业上的晋升也不迟。
在备考时,人很容易陷入一种随波逐流的误区:就是同龄的、身边的人都去做了,我是否也要去?但其实人的一生很长,不必纠结于眼下的学历高低,他人之短长,也不必与周围人攀比。人不断前进攀登的过程中,比对一直都是纵向的,用来参照的也是中只是过去的自己。人不应该囿于过去,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轻视自己。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很不容易,我也是直到一战考研失败才意识到的。
正如现在,恰逢晚春,百花齐放,但花期各有不同:有的早早绽开,又在一周之内轰轰烈烈地凋谢;有的姗姗来迟,却细水长流地迎接夏日的来临;还有些看起来不起眼,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年四季都有她们存在的痕迹。
初心不予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只要下定决心,不放弃自己,每一次努力,就都有可能会是幸运的伏笔。
初心不予年俱老
奋斗永似少年时
程一琳学姐
将家族传统、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
结合到一起
汇聚机遇与努力
愈挫愈勇,永不言败
最终成功上岸清华
圆了儿时的清华梦
在备考非遗专业的过程中
程学姐总结说
人的一生很长
不断前进攀登的过程中
比对一直都是纵向的
用来参照的也只是过去的自己
人不应该囿于过去
也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轻视自己
诚然如斯
祝愿程一琳学姐
在非遗的世界里自在遨游
深研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精华
在清华的平台上愈走愈好
抵达理想的彼岸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