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秦线运量有望超去年
文摘
2025-01-30 23:00
内蒙古
全长653公里的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1/5,用户群辐射26个省(区、市),用户范围覆盖我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十大钢铁公司、380家主要电厂和6000家工矿企业,是我国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重要能源通道。受需求低迷,进口煤暴增等因素影响,去年,大秦线完成货物运量仅为3.92亿吨,同比减少3000万吨,同比下降7.09%,创2017年以来年发运货物最低纪录。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动脉,1988年,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开通,1992年,全线通车。大秦线不断深化自主创新,持续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拥有全国最长列车,坐拥多条煤运专线。向外拓展多条煤炭运输线路,所辖线路包括大秦线等运输干线9条,口泉线、宁岢线等运输支线8条,合计营运里程2724公里,覆盖晋北、蒙西的主要煤炭腹地。2020-2024年,大秦线完成货物发运量分别为4.05、4.21、3.96、4.22、3.92亿吨。2024年,大秦线运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受进口煤冲击,去年进口煤增量高达7000万吨,造成国内市场份额萎缩,电厂采购环渤海港口煤炭减少,环渤海港口下水量下降了2200万吨。其次,国内原煤增量很少,尤其公司主要货源地—晋北资源后继乏力,公司有效货源不足,运输组织困难加大。再次,清洁能源出力增加,非电需求整体较弱,煤炭消费增长不及预期。第四,水泥、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导致钢铁、建材行业用煤数量下降。煤炭消费偏弱,全社会存煤高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对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形成抑制。去年,经济回暖速度较慢,市场需求较弱,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增量赶不上进口煤增量,造成国内煤价较为低迷,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减少较多。今年,大秦线运输任重而道远。首先,国内外环境较为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很多,煤炭需求好转的基础仍不稳固,区域运输市场竞争加剧。其次,进口煤物美价廉,依然保持在每个月5000万吨的数量,给国内市场带来严重冲击。再次,铁路运能的不可储存性,弹性又小,而下游需求变化较大,给组织运输带来困难。今年,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有效投资持续拉动,拉动煤炭消费需求增加。预计今年,大秦线运量有望超过去年水平,达到4亿吨以上。(本文章为鄂尔多斯煤炭网独家报道,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