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脱落因素与防控措施

健康   2024-11-05 19:30   新疆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作为早衰的主要表现症状和产量限制因子,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在生产中棉花的蕾铃脱落一般会达到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影响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较多,掌握其原因才能更好地加以控制,以减少脱落率,提高成铃率,实现棉花高产高效。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
(一)棉花品种

棉花品种不同,蕾铃脱落的程度各异。棉铃虫、棉盲蝽等害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40.3%。

(二)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引起的蕾铃脱落占棉花蕾铃脱落总数的70%左右,而与生理脱落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水分、养分、体内激素和授精情况等。

棉花是喜温作物,但高温热害是引起蕾铃脱落的重要原因。生殖阶段的高温导致棉花雌雄配子发育受阻,抑制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在柱头内的生长。棉花开花期日平均气温在32℃以上可导致花粉粒活力降低,花药不开裂,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而造成蕾铃严重脱落,≥35℃的极端高温将对棉花产生明显热害。
光照不足时,特别是生长荫蔽的棉田,减少了同化物的合成和光合产物的输出,并降低了其运输速度,使蕾铃养分供应受限,从而造成大量脱落。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当土壤水分过少时,棉花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抑制蒸腾作用,阻碍了正常的光合作用,不仅影响生成果枝的数量,而且可造成幼蕾失水萎缩而脱落;土壤水分过多,则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减弱,导致棉株体内营养失衡,引起蕾铃脱落。

养分包括有机养料和无机养料,其中无机养料又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合理施用也会导致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养分量不足,引起棉株发育不良而导致脱落;养分量过大,则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群体郁闭,光照不足,体内营养失衡,而导致蕾铃脱落。

脱落酸、乙烯、生长素等激素在棉株体内的含量发生改变后,会使激素之间失去平衡状态,引起蕾铃脱落。

未受精的幼铃最终会脱落。开花时遇雨,或防治病虫时花冠内喷洒药水,胚珠内的生长素形成受阻,影响受精,最后都会增加幼铃脱落。

(三)病虫害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和其它一些伤害棉叶和棉铃的病害均可造成蕾铃脱落。棉铃虫、红铃虫、棉盲蝽、棉红蜘蛛、斜纹夜蛾等害虫对棉花的危害,影响棉株正常生长,或直接伤害花、蕾和铃,而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四)其他因素

耕作过程中人、畜、农机具会对棉花造成直接损伤;自然灾害如狂风、暴雨、洪水等也会对棉花造成损伤;这些均可引起蕾铃大量脱落。
二、棉花蕾铃脱落的控制措施

(一) 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抗病虫、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的棉花品种,尽量不要种植叶片多茸毛品种。

(二)合理种植密度

根据棉田土壤的肥力高低和棉花品种的株型特征,合理确定棉花的适宜种植密度。通过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蕾铃脱落。

(三)水肥调控

通过施肥和水分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可有效地减少棉花蕾铃脱落。在施肥上∶一是施足基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无机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施氮;二是追肥蕾期少施,铃期多施;三是吐絮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及时补施叶面肥。在棉花花铃盛期适时灌水,保证蕾铃发育对肥水的需求。

(四)科学整枝

科学管理棉田,精细整枝打顶、抹赘芽、摘顶心、打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棉田郁闭,促进棉株发育,减少蕾铃脱落。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棉花植株生物量增加,而棉株空果枝数、蕾铃脱落率明显降低。

(五)化学调控
使用化学药剂或外源激素促进或抑制棉株生长,从而达到减少脱落率。赤霉素作为防治棉花早衰的药剂已经应用于生产,在盛花期喷洒能增加棉花总果节数,减少蕾铃脱落,提高结铃率和产量。缩节安、助壮素等的使用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向蕾铃输送,有利于增加成铃数量,而减少脱落。

(六) 病虫害防治

掌握棉花病虫害发生规律,搞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证蕾铃健康发育,减少病虫害引起的脱落。在防病上做到病发初期就用杀菌药进行防治;在防虫上,要保护天敌,以益控害,提高治虫效果。

(七)其他措施

轮作倒茬可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残留,促进棉株正常生长,减少蕾铃脱落。中耕培土可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减少蕾铃脱落。田间管理中,应尽量避免人为机械损伤,机具作业时尽量采用小型机具。另外,喷施保铃剂也可有效减少棉花蕾铃脱落。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山植保
密切关注农业生产需求,提供农业生产丶作物健康等相关技术普及服务,时刻期待您的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