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周周学

学术   2024-09-20 19:36   四川  


2024.09.20

党史知识·周周学




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

---------来自信工系第四学生党支部的分享(摘自《学习强国》)



热点新闻


1.新华社哈尔滨9月18日电(记者杨思琪、王松)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为联合开展日本细菌战研究,日本学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松野诚也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披露一份731部队新档案,名为《陆军高等文官名簿 陆军书记官 陆军技师》。

2.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庄严肃穆,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布满“弹孔”,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社会各界代表面向残历碑整齐列队。

上午9时许,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残历碑前,人们列队整齐,庄严肃穆。14名干部群众代表共同推动钟锤,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在空中回荡,寓意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9点18分,沈阳全城拉响防空警报,鸣响3分钟,多条街路上,汽车停驶,鸣笛示警,行人驻足肃立。同一时间,辽宁其余13个城市也拉响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车鸣笛,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党史知识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这场事变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企图将中国变为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

在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和沈阳城,引发了中日之间的冲突。面对日军的进攻,当时 的中国军队并未进行有效的抵抗,导致日军迅速占领沈阳城,并随后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这场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数百万同胞被迫离开家园,成为亡国奴。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斗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抗日的人物故事。

 以杨靖宇为例,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部队与日寇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展现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除了杨靖宇之外,还有许多普通的人物也在九一八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们的勇敢和坚定却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的团结和勇气,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

九一八党史知识中的这些人物故事,是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重要途径。它们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过程,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并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使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并催生了广泛的民族觉醒和抗争精神。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外来侵略的威胁,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人物故事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男,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作战计划。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THE END-


编辑丨文光曜

                     文案丨信工系第四学生党支部

一校一审丨黄润

二校二审丨周曦

   三校三审丨郑泽钰


欢迎同学们向轨道交通学院党建助理团

反映相关的各方面合理意见建议

邮箱如下:2752761414@qq.com


一心党建      轨道先行



轨道党建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理论理论素养,夯实基础,凝练特色,突出亮点,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将每日推送党员微课堂,各位党员同志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理论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