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活动 | 民俗文化节,精彩节目抢先看!

旅行   2025-02-01 17:20   山东  

 

◆ ◆ ◆  ◆ 




春节已至,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家打造一个欢乐祥和、文化韵味浓郁的新春佳节,聊城市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将于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在聊城水上古城震撼开启!

本届民俗文化节举办时间为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至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横跨整个春节假期及后续时段,让市民和游客有充裕时间沉浸其中。活动主阵地设在聊城水上古城景区,光岳楼周边及四大街将成为民俗文化展示的核心舞台,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表演节目单


 茌平区专场 

舞龙

秧歌

彩龙

舞狮

旱船

跑竹马


演出时间

2月1日 正月初四


上午10:00至12:00
下午14:00至16:00


演出地点

古城四大街



市直专场

歌曲
戏曲
相声
魔术
互动

演出时间

2月1日 正月初四

晚上18:30至20:00


演出地点

光岳楼南广场、古城南城门



注:具体节目可能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以实际演出为准






舞龙:

舞龙是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戏,通过穿、腾、跃、翻、滚、戏、缠,组成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以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彩龙:

彩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彩龙的制作通常采用彩绘、雕刻等多种工艺技法,形状奇特,色彩鲜艳,体现出丰富的地方文化和艺术风格。彩龙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象征着繁荣、吉祥和力量。彩龙常被用于装饰和展示,带来热闹的氛围。将龙的形象与各地的民俗和传统相结合,在各种形式中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彩龙还可以作为舞龙活动的一部分,随着舞者的节奏在空中舞动,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舞狮:

新年舞狮节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魅力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通常有两名舞者分别运用道具“狮头”和“狮身”,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灵活的动作,将狮子生动地“舞动”起来。舞狮的表演元素包括跳跃、翻滚、摆动等,配合锣、鼓等传统乐器的演奏,形成气势磅礴的表演氛围。舞狮的狮子形象鲜艳、威武,象征着吉祥、驱邪和送福,常被视为新年的吉祥物。舞狮节目还会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新年舞狮节目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传递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旱船:

旱船,是中国传统民俗舞蹈,也是春节期间常见的表演项目。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多在庙会上演出,如今成为春节营造热闹氛围的保留节目。表演时,演员身系“旱船”道具,仿若乘船前行,船身装饰精美,以绸布、彩纸打造波浪、花卉等元素。舞者模拟划船动作,时而平稳前行,时而破浪颠簸,搭配艄公、渔夫等角色,通过生动的动作和诙谐的情节,展现水乡生活,传递对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


跑竹马:

表演时,演员将竹马道具系于腰间,模拟骑马姿势和动作,有跑、跳、奔、跃等,步伐矫健轻快。竹马一般用竹、木、布等制成,装饰精美,色彩鲜艳。通常还有乐队配合,以锣鼓等乐器烘托气氛,节奏明快。跑竹马常在春节、庙会等节日庆典演出,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聊城人游聊城




来源:“文旅聊城”微信公众号

责编:董士聪

审核:赵明

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
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是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目前辖湖西街道、李海务街道、于集镇和朱老庄镇4个镇街,面积226平方公里,人口15.7万人,其中核心区面积45平方公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