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执“新”之笔 “质”造未来

政务   2025-01-26 10:35   辽宁  
执“新”之笔   “质”造未来
—— 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发展见闻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而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内满是创新的火热场景。

放眼望,各企业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专注地坚守在岗位上;倾耳听,“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创新高频词不绝于耳。

近年来,喀左经济开发区积极响应省市县委号召,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发展“第一要务”目标,始终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新”“质”领域不断扩大战果,一场全方位的创新活动在这里蓬勃展开,不断推动开发区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近日,记者深入这片充满活力的开发区,探寻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企业和园区如何以智慧与汗水谱写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数字赋能,点燃发展新活力
朝阳凯美石英有限公司技术团队从事石英玻璃制品研发、生产20余年,通过在火加工技术焊接上的创新,填补了国内高端半导体石英制品的空白,实现高端半导体石英材料国产化新突破。先进的生产技术搭载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石英管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生产,尽显企业创新智慧。



科勒迪(辽宁)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同时结合5G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并全面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实现了从15%到85%的跨越,生产效率提升了30.2%,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了20%。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不良品率,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使公司在实现低碳运行、运行全过程控制、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价值最大化等管理模式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距离科勒迪(辽宁)轻工制品有限公司不远处,朝阳昕锐科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同样一片繁忙,在这家专注于精密智能装备基础零部件制造企业新建的机加工车间内,操作人员熟练输入指令,卡盘迅速夹紧工件,主轴带动工件飞速旋转……车间内整洁有序,展现出科技引领下的高效、洁净新风貌,代表着行业未来发展的全新方向。



这些企业以创新为笔,在各自领域开拓进取,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更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新动能

在喀左经济开发区,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处处彰显。

博宇(朝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研发、生产高性能热解氮化硼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工艺、品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辽宁朝阳博晟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瞪羚企业,积极组建技术中心和铁矿选矿产学研联盟,承接落地转化辽宁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高效低耗制备高纯度海绵铁关键设备和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为开发区冶金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勒迪(辽宁)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获评“新质生产力品牌奖”,彰显了企业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积极贡献,并荣获中国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这一认证被誉为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企业能够享受“国际最认可”“国内最优惠”“通关最便利”三个维度的VIP优惠措施待遇,是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块“金字招牌”;



朝阳飞马车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组建省级产学研联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引领“盟主”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瞄准关键共性技术,深化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协同攻关能力,充分激发了成员单位的创新活力,在持续创新的推动下,飞马公司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升级,成为朝阳市首家将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实际生产的企业……


众多创新典型企业在这里蓬勃兴起,成为开发区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些企业的创新实践,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喀左经济开发区全面创新变革的生动体现,而众多企业的创新实践,形成开发区科技创新发展浪潮的朵朵晶莹浪花,它们以各自的创新路径和发展模式,为开发区科技创新生态增添了丰富色彩。

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新基石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喀左经济开发区始终扮演着先锋角色,而做好要素保障,则是开发区行稳致远的关键。

开发区充分发挥“助推器”作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制定精准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以及贴心技术服务等,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雏鹰”企业5家、“瞪羚”企业1家,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42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3家、“雏鹰”企业达13家、“瞪羚”企业达9家,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了推动开发区经济创新驱动的中坚力量。


开发区发挥“红娘”作用,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姻”,搭建起一系列对接平台,组建5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实施7个“揭榜挂帅”项目、3个“带土移植”项目,积极参与各类人才推介会,与县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举行招聘活动12场,广纳英才,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中心,打造人才培养的“摇篮”,组建2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柔性引进人才175名,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开发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部门协同、省市联动,一体部署技术、服务、政策等各类资源要素,打通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省内科研设备、成果、团队引进落地,2024年,签订科勒迪螺丝批咀五金工具研发生产、飞马集团卡车剂车盘铸件成分与制造工艺、博晟集团尾矿处理工艺开发等26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技术交易额1.81亿元。引进的沈阳化工大学杨兴满教授团队,利用喀左钒钛资源进行低铁高钒钛磁铁矿湿法分离和精深加工提纯,建设钒钛磁铁矿钒、钛、铁的分离、提纯、富集实验生产线和20MW钒电池组装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分布电站、通讯基站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一系列举措,助推开发区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竞争力显著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占比全县半数以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39亿元,占全县比重66.27%,同比增长20.84%;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9.69亿元,占全县比重80.02%,同比增长10.11%,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新开端、新起点。今年,开发区将持续把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着力固优势、补短板、增后劲,深化创新战略,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张兴武    田静

编辑: 杨丽  制作: 明娜
审核: 张兴武    于彩艳


来源:喀左县报






喀左融媒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新闻和其他信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