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轼一起过年到底是什么感觉?

文化   2025-01-28 00:04   山东  

图文来自为你读诗



新年五首(其五)

作者:苏轼[北宋]
为你读诗:卫东 


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
居士常催客,参军许扣门。
       明年更有味,怀抱带诸孙。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 苏轼

苏轼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又是一个寂寞的人。在他写的有关春节的诗歌里,我们常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

在杭州做官时,除夕这一天,别人都回家过年,可苏轼因为官事留在官署值班。他看着被锁链锁住的犯人一个个从堂下走过,他们本是贫苦百姓,为了谋取维持生存的一点基本利益,才犯法被抓到这里,不能回家。他觉得,自己也是为了生活,贪恋一点微薄的薪水,同样不能回去同家人过年。苏轼很想学古人,暂时把他们释放,遣返回家,过一个团圆年;但又不敢如此。他感到惭愧,于是写道: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他握着笔不禁流泪,为自己,也为犯人难过。

斋藤清 [日本]

1079年,因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苏轼也成了阶下囚。在经历生死难测的一百多天后,同样是新年,北宋京城开封家家户户沉浸在欢度新年的气氛中,苏轼却必须收拾行囊,被御史台的差役押送着,匆匆离开京城,踏上寒冷的路途,被贬前往遥远的湖北黄州。

很多个春节,苏轼是在寒窗苦读中度过,在工作的苦闷中度过,在被贬的旅途中度过,在思念亲人的愁苦中度过,在人生的低谷中度过。但苏轼又是一个感情浓烈的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于是我们同样在他写的有关春节的诗歌里,看到一个快乐、明亮的苏轼形象。



1084年,四十九岁的苏轼被赦免,从黄州量移汝州,全家抵达泗州时,时近春节,他在泗州一个和尚开的澡堂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并写下《如梦令》两阕: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苏轼感到愉快,他还愉快地提醒搓澡工别下手太重,自己本来无垢。在苏轼笔下,小到一个平常的洗澡,都让他如此珍重,如此投入。他对平常生活的喜悦,冲淡了无数强加在他身上的痛苦和悲伤,让我们看到一个赤子纯净的心灵。

斋藤清 [日本]

除夕那一天,大雪纷飞,苏轼和全家挤在运河的船舱中度过。淮东提举黄师是送来两樽扬州厨酿、一匣雍州乳酥,苏轼喜出望外,作《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答谢,其一是: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生花。
使君夜半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在暮雪纷飞的日子,孤灯冷夜,颠沛动荡的旅途,有好事来了,“使君夜半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苏轼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他品尝一切滋味:甜的,苦的;乐的,痛的。

斋藤清 [日本]

而他也尽可能帮助别人。就像在杭州想给囚犯放回去过一个团圆年,被贬惠州,他爱上了酿当地的一种酒,叫“天门冬酒”。除了自己喝,他更多是为了款待朋友。

距离新年还有十多天,苏轼酿好天门冬酒,放在床头,等朋友来一起品尝。但这诱惑太大了。他忍不住自己先喝起来,不知不觉酩酊大醉。他吟道:

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
天门冬熟新年喜,麴米春香并舍闻。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
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苏轼沉浸于万物。他享受万物,也将自己的光和热给予出去。他一生命运多舛,被剥夺了很多机会、财富、权利,但这也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大疫三年,我们同样失去了许多和亲人团聚的机会。如今,随着管控的全面放开,我们终于能够和一直渴望相见的人团聚了。

祝您新年快乐,家兴百合,福临安康!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为一条河流,苏轼则是另一条大河,他奔腾不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苏轼离去千年,他的身影并没有被时光湮没,仍然清晰地伫立在那里,历久弥新。

在当下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书写他,倾听他,就是渴望能和他一起,把身心安定下来,就像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每日一首古诗词
赏中华诗词,品国学经典,寻文化基因,享生活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