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古镇
临海盐场 江南水乡
新场古镇几百年间保存下来的民宅、石桥、古庙及牌坊,是浦东大地不可多得的珍宝。这里拓印着浦东原住民的历史,记录着上海由古至今发展的故事。
享
古
韵
在
新
场
新场起源
01
新场起源
新场镇地处上海浦东新区南部,西为航头镇,南即奉贤区,东连宣桥镇,距离迪士尼乐园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追溯新场的起源,要回到1300年前了——新场镇成陆于唐代中后期,地处杭州湾口、钱塘江北岸,当时居民们为了抵御海潮冲击,在海滩(现包桥港西面)打下一批石桩。
日积月累,石桩被泥沙淹没打磨,后来在开挖疏浚时,发现有石芴,远远看去就好像春笋冒出水面,所以就把新场称为“石笋滩”。
随着生产的发展,盐民、农民不断迁居“石笋滩”,盐贩、商贾集聚,“石笋滩”这块地方逐渐热闹起来。江南地区把聚落称为“里”,所以那时的新场也被称作“石笋里”。
宋代开始新场就有煮盐的小型盐场,宋建炎年间,朝廷把原下沙盐场的行政机构迁到“石笋里”,从此这有了新的盐场——人们把下砂盐场称为“老场”,把“石笋里”的盐场称作“新场”,1128年建镇的时候就正式确定使用这个地名。
后来,两浙盐运使松嘉分司设于此地,巡司、税司亦迁于此,富商云集,贸易繁盛,新场进入了历史中的“高光时刻”。
02
转向农耕
制盐业在新场持续七百年,鼎盛时期在元代。但随着长江汇入大海带来泥沙淤积,钱塘江水向东北方向的水的顶托,新场离海越来越远,海岸线外的海水含盐量越来越低,制盐业自明末起走向了下坡路。
盐业不再,何以为生呢?生活在新场的人们开始把滩涂和盐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田地,种棉花,种水稻,慢慢地新场的土地就变成了棉粮生产的沃土,棉粮交易也随之兴盛。一些地主通过收取田租发了财,便建造起了宅院,新场也逐渐形成了依水而居,因河设市的格局。
农业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同步发展,酱园业、典当行、金银首饰店、餐饮店也发展兴隆,所以新场在民国时期兴建的宅院,占到了三分之一。
民国时期的宅院,还融入了西方建筑的风格,门窗、地坪、铁艺栏杆是西式的,中西合璧的宅邸是浦东这片土地上独有的特色。
03
新老融合
新场镇现如今有历史风貌保护区1.48平方公里,也就是游客们集中观光游览的“新场古镇”区域,这里保存着15万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筑——2000米长的老街,1200米长的明清石驳岸,4条井字型河道,20余座石桥,17座马鞍水桥,68座古仪门……古街、古门、古桥、古寺、古树、古风貌保存完整。
更为难得的是,许多著名的江南古镇开发的时候会把景区内的居民全部迁出,而新场古镇并没有如此。
新场古镇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北、中、南三段,其中北段主要以商业为主,但商业街的门店背后,仍有大量民居;中段是新场古镇历史建筑保存最好的部分,也不乏居民居住,一些深宅大院并未全部对外开放,只能在巷口探望;南段主要是原住民住宅,并没有统一开发进行商业化。
在新场古镇,不仅有各种服务旅游的商业设施,服务居民的日常小店一应俱全——烟糖杂货、熟食小菜、家电维修、社区诊所、理发店、美容院等等……不少新场当地农民,挑着担子,沿街售卖自家的农产品,番茄土豆个头大小不一,萝卜青菜都带着乡里的泥土。
原住民还在,也就意味着古镇的民俗和文脉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场古镇能成为古代上海成陆发展至今的活化石。它看上去也许不够“整齐划一”,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便是浦东百姓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潮起潮落,几经兴衰,现在的新场已经褪去了旧日鼎盛时期的繁华,但以古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诉说着千年的岁月变迁。周末节假,带着家人来新场古镇兜兜逛逛,漫步新场大街,走过后市河,尝尝地道的塌饼,喝一碗鸡汤豆花,临走时带上一些新场农民种的小菜,何其美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