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U
编
者
按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高朋满座,齐聚一堂
庆祝孙中山先生
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上
各位嘉宾、中大海内外校友
师生代表等欢聚一堂
共话中大百年
我们特开设“校庆回声”栏目
回顾校庆期间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和声音
携手共同开启中山大学下一个百年新篇章
今天,让我们来回顾高松校长
在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世纪中大谱华章 山高水长启新程
高松校长
在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
暨创新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我谨代表中山大学,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山大学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世纪中大,伟人手创。1924年,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国立广东大学,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大学,并亲笔题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校训。百年前孙中山签发的大学条例,至今仍有启发意义:“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而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以促社会道义之长进,物力之发展副之”。他希望建设一所“国内一流、世界上也不落伍”的大学。他勉励学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为社会福、为邦家光”。这是孙中山先生对我们这所大学的期许,也已经凝聚成为一百年来中山大学的基本精神和文化品格。
世纪中大,百年荣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执着追求,中山大学坚守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传承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造就开放包容的宏阔格局,形成笃行担当的务实作风,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办学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山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培育英才、致力学术,服务人民、奉献祖国。建校初期,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学校从广州辗转云南澄江、广东坪石、梅县和连县等地坚持办学,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大批师生投身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书写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光荣篇章。在峥嵘岁月里,学校聘请大批著名学者来校任教,致力于“研究高深学问、培植专门人才、发展社会文化”,在文理医工多个学科领域或奠定学科之基础,或开学术研究之先河。比如,语言历史研究所引领了近代中国文科学术的深刻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进入“人民中大”发展新时期,探究学术前沿理论,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地缘优势得风气之先,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勇立潮头,2000年启用珠海校区,2001年与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2004年进驻广州大学城,2020年启用深圳校区,进一步完善办学布局,进入了学校快速发展的新车道。经历改革发展,学校继续强化文理和医科优势,不断推进应用与工程学科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与全球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现代大学建设成绩斐然。
世纪中大,奋进新程。中山大学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革命建设之时,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地,壮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山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和广东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随着广州校区提质增效,珠海校区优化升级,深圳校区拔地而起,“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新格局正式形成,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学科体系持续发展。我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心怀“国之大者”,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我们建设天琴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南方海洋实验室、华南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中大中子谱仪、临床免疫交叉科学中心、功能分子工程基础研究卓越中心等科技设施和创新平台,开展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攻关,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我们加强人文社科重大学术基本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我们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牵头组建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大力发展新医科,提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建设水平,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今天的中山大学,正努力走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中山大学百年办学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百年中大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的日益强大;之所以能够历久弥坚,基础在于中大人从未懈怠的职责使命;之所以能够常为常新,关键在于中大人永不停息的改革创新精神。千百个梦里总把校园当家园,母校始终铭记,广大校友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重要力量,都是母校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建设者。中大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中大!
百年校庆是学校办学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新起点。
我们要矢志不渝立德树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我们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断推进跨学科学习、研究型实践性学习、国际化学习,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创造性人才。
我们要追求卓越引领学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们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不断推进跨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引领性优势领域与方向。我们要强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争取在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上取得引领性成果。
我们要创新创造服务发展。世界上任何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的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把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通、医教协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发展。
我们要引育并举铸魂强师。强教必先强师。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完善教研系列教师“预聘-长聘”制度,面向全球,引育支持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进行长周期评估,为他们潜心学术、用心育人提供良好条件与环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潜心教书育人。
我们要融通中外扩大开放。我们要坚定自信,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球大学伙伴网络,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人文交流桥梁作用,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世纪中大谱华章,山高水长启新程。回首百年,我们充满自豪。启航新程,我们信心百倍。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对学校建设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中山大学
校对:谢欣慧
初审:刘如晓
审核:朱昌平
审核发布:王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