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天地,诗文兴情——姑苏城的文学语汇和美学意象

学术   2024-10-27 18:42   广东  

贝淡宁在《城市的精神》这本书里写道,“漫步”是识别理解城市气质最为重要的方式。我非常认同,所以每次来到一个城市,我就会开启暴走模式,一个人在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看看建筑,会会行人,聊聊日常,想想收获。除此之外,我还想赋予城市一个更深更广的文学文化背景,宇文所安有一个说法,“对一座城市的记忆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对这座城市的语汇表达和诗性意象”。因此,我也想在漫步中找寻一座城市中还尚存的文学和历史的记忆,以及现代生活中新生的日常。

顾劼刚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姑苏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磁石,不断吸引着远在珠江以南的我,往返几次都不够。去岁暑假,趁着陪先生出差小住的时间,我再次来到姑苏,加深与这座江南古城的联结。



01
多情莫过苏州柳,古城人家尽枕河


走出坐落于吴中区的宿舍楼,便看到一座小桥,一池碧水,两边垂着浓密的柳条。苏州何处不见柳?在苏州的河流两岸,依依垂柳随风轻摆,为这座江南水乡增添了几分柔美与诗意。春天来临之时,嫩绿的柳芽与波光粼粼的河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日画卷。白居易在《苏州柳》中写道,“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柳树在苏州的种植非常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城区至少有10万多株柳树,主要分布在滨河区域和公共绿地。苏州的柳树,作为这座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苏州柳

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在苏州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柳树因其柔软的枝条、翠绿的叶片和随风摇曳的姿态,常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既是春天的使者,也是离别的象征。文人墨客常借柳树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漂泊无定的感慨。例如,唐代诗人张旭的《柳》诗中“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便以柳条拂地、春思绵绵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漫步于姑苏的街道,不知苏州的柳树见证了多少离愁别绪?也不知有多少柳絮飘落在离人的发丝被带往了远方?“柳”作为姑苏城最典型的一个诗性意象,也让整座城市充溢着穿越千年的情感回声,在每一次柳条拂面的时刻奏响。

路边的柳树一直绵连到了阊门遗址。阊门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由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大夫伍子胥督建,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据《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陆机在《吴趋行》中写道,“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阊门何峨峨,飞馈跨通波”。而在明清时期,阊门一带异常繁华。明代才子唐伯虎的《阊门即事》中有记载,“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称阊门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阊门在明清时期是全国最繁盛的商业街之一,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明初朱元璋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苏北垦荒屯田。数十万百姓自阊门外北码头迁移至苏北等地,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洪武赶散”或“洪武迁徙”。因此,阊门也是600多年前苏州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成为许多移民家庭的故土难忘之地。这些历史又为阊门外的柳树赋予了更为深沉厚重的情感,它们见证了苏州古城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这些柳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苏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阊门

阊门旁边有一条民国风情街,我沿着古城墙一直往里走,走到尽头的时候,我跟着一位大叔绕进了老住宅区。这是大家对苏州古城区最为深刻的印象了,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这首诗里描绘了一幅姑苏人家的生活图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苏州的小桥流水是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它不仅是苏州自然环境的体现,更是江南水乡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苏州就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密布的水网而闻名,被誉为“东方水城”。小桥流水不仅是苏州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苏州人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体现。它承载着苏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苏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苏州的民居建筑多为粉墙黛瓦的传统样式,这些建筑依水而建,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苏州独有的城市风貌。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小桥流水和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

可这水是从哪里流过来的呢?传说,伍子胥根据“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而选定苏州城址,所以太湖的水得以流入城中,惠泽百姓,最终汇江入海。伍子胥根据“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原则选定苏州城址的决策,也体现了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和理念,为后世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古城人家门前走过,会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恍惚感,看到门口嬉戏的孩童,在青石板上捣衣的阿婆,用扁担挑着竹篓的阿公,千年前的生活图景仿佛就在眼前呈现,但回念一想,这也是当下的现实一角。苏州城之古,不仅在于历史之远古,更在于它跨越千年依然保留着远古的痕迹。



02
莳花弄草有雅韵,桃花坞里留香尘


花红柳绿间晴空,溪碧山青鹭鸟鸣。如果说苏州柳为姑苏渲染了绿色,那么缀于林间的姹紫嫣红则各有风韵。唯有一地,不见花却胜有花,读其名则花自现。

在古城区的西北部,我沿着阊门往齐门一带行走,步入了唐寅故居所在的桃花坞。据史籍记载,秦汉时代此处还是一片荒地、池塘和湿地。汉代,有张长史在此种植桑树,形成桑园。唐宋时期,这里逐渐有人开辟庄园,种植桃树,形成桃花盛景,桃花坞因遍植桃树,春天桃花盛开,灿若云锦而得名。此时的桃花坞并没有花香醉人,但想象着唐伯虎吟诵“满坞桃花一醉人”的画面,不知不觉已在文字中沉醉。

街道两旁的房屋保留着白墙黑瓦的古范式,许多人家的正门上挂着松木做的匾额,桃花坞里的房子也留存着古韵。此时虽未到桃花盛开的季节,但白墙上却绘有桃花的涂鸦,路边的电箱也有这样的手绘,不禁感叹居民们心中的诗意。以前在墨尔本街头看到过很多嘻哈风格的街头涂鸦,如果说这些代表着墨尔本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动感,那么,桃花坞的涂鸦代表的是苏州这个城市淡雅恬静的气质。



 桃花坞的涂鸦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吟诵着唐寅的诗句,我走到了唐伯虎故居的门前。“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唐伯虎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挫折,他因科场案受牵连而被罢黜,失去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对古代士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然而,唐伯虎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在逆境中重新振作,以更加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他在桃花坞筑建桃花庵别业,他在这里种桃树、耕田、浇灌、播种,从梯田里收获小麦和玉米,从池塘和小溪流捕捞鱼虾,过着世外桃源般与世无争的生活。桃花坞不仅是唐寅的居住之地,更是他的精神寄托。在这里,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创作的灵感,用画笔和诗歌表达内心,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惬意的时光。

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画家,唐寅将“视觉典故”运用于文人画中,展示了文人画在呈现生命真性方面的独特技法。《关山行旅图》中,城外枯树历历,画中人从树下走来,远处的群山高耸入云,时隐时现,画中人的行色匆匆与茕茕孑立,何尝不是旅人在路上的集体写照?唐伯虎的绘画作品传世较多,如《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他的山水画雄伟险峻,笔墨细秀,布局疏朗;人物画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花鸟画则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卖画鬻字是唐伯虎唯一的谋生手段,煮字疗饥,两袖清风。生再无所求,死再无所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唐寅写道,“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把死后大事当成一次不经意的放浪漂流,晚年的唐伯虎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超脱的态度,他的“六如居士”号正是这种态度的体现。在佛教中,“六如”也被称为“六喻”,源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应化非真分》,该经文中提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用梦、幻、泡、影、露、电六种事物来比喻世间一切有为法的空幻无常。因此,“六如”在佛教中代表着对世事无常、虚幻不实的深刻洞察和体悟。

我驻足于门前,闭上眼,仿佛能听到唐寅当年在此挥毫泼墨的沙沙声,感受到他创作时的激情与专注。那份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都通过他的作品,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每一个到访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故居的对面,是依傍着小巷的一户户人家,白墙内镶嵌着古朴的铜门,一位穿旗袍的女子迈着轻步走来,发髻的簪钗随步履摆动,我见她手里握着一幅桃花卷轴,推门而进,香尘轻落。



03
朝市自有归来意,高风逸调留园中


来到苏州,就一定要去看苏州园林。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拍拍照片 ,你可能会觉得园景都大同小异,但是,如果你细心地捕捉每个园林的布景,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其中大有门道,每个园林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在逛园林的时候,会重点关注这三点:一是园内建筑的命名和楹联,二是园林构造的美学手法,三是园景所营造的文学意境。苏州园林里藏有不少楹联佳作。例如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两句集成,却相映成辉。   

园林里的每一处风景似乎都会让人想起一些诗句,漫步其中,就像徐徐展开一帧文学记忆的卷轴,远望池水,便有“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的画面,近看中庭,更有“吟花席地,醉月铺毡”的联想。造园者在叠山理水时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一块湖石通过想象相当于高耸苍翠的山峰。如果你在漫步时,能领会“未山先麓”,那么,眼前所看到的片山小景,也可以引起你对深山幽谷的遐想。

留园

叶圣陶先生曾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文字,“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我在漫步的时候不禁想起叶先生这段话,其实,逛园林的惊喜就是你会不时收获园林里的“无意”之景。内墙上的空窗和洞门有一圈清水磨砖的边框,灰白对比,显得素洁美观。而洞门和空窗又让园景似隔非隔,相当于画框,使园林面面通透有可观赏的美景,构造出了园中园,景中景,丰富了空间层次,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在沧浪亭,可以欣赏到一百零八扇别具一格的花窗,每一扇都如诗如画,框定不同的风景,展现出无尽的风雅与江南情怀。 

苏州大学的杨旭辉老师曾在讲课时提到,“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数是贬谪、退隐的官吏,他们历经了宦海沉浮,心中建功立业的信念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清静淡泊、自然适意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吴中文人的隐逸心态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理想。……于是,他们就将自己内心构结的精神绿洲倾心外化,建起一方方小园。” 

参看各个园林的命名,楹联和布景,不难发现园林所蕴含的浓厚的“归来意”。顾文彬取名“怡园”,用《论语·子路》中“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之意,“以颐性养寿,是曰'怡园’。”怡园中的“玉延亭”取“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诗意而名,表达园主以竹为友,退隐山林之志。画舫斋北接松林,卧听松声,犹如置身丘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学陶归隐,只这一壶天地足矣。

清末安徽巡抚沈秉成将自己的宅园命名“耦园”,意为与夫人同耦偕隐于此,并作诗云:“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支窗独树春光锁,环砌微波晚涨生。疏傅辞官非避世,阆仙学佛敢忘情。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

耦园里的“吾爱亭”取陶渊明“吾以爱吾庐”诗意,表达园主超脱名利、退隐山林的志向。园主读书治学之地的命名也值得注意,“织帘老屋”取意南朝吴兴人沈驎士织帘诵书、笃学守节的典故。“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夫妻偕隐,伉俪情深,诗词唱和,亦为佳话。来到耦园,也能大约体悟到这对佳偶“素心终不改,天际想真人”的情怀了。

耦园

在留园里,以“陶语”名之的景观也处处可见。“舒啸亭”取意陶潜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还读我书斋”取自陶潜《读山海经》诗中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留园则不仅有辛词陶语,连布景都处处直呈陶意。园中有一处“缘溪行”,就按照《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建造。来到此处,便不自觉地背诵着原文了。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园主们心仪陶公,率意归来,既不愿意离开繁华的城市,又要远避险恶的‘尘网’,于是大抵走上了‘市隐’之路。“大隐隐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惟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虽然不能完全复刻陶氏的高风逸调,但至少,园主们还能将充满“归来意”的一壶天地留于自家园中。









  园林里的一角

我一连逛了沧浪亭、可园和网师园,竹坞寻幽,醉心于此,然而走出园林,只能感叹自己“愧无买山力”,虽不能隐逸园林,日涉成趣,但至少可以通过阅读提升对园林的鉴赏力,于是,我回到家马上买了一本计成的《园冶》,从文字中再次找寻我在苏州的所见。

一壶天地,诗文兴情;吴门烟雨,人才逸群。古雅的姑苏城是折射中式美学的一颗瑰丽的明珠。它追求神韵、意境和气韵生动,注重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追求言外之意和形而上的思考。苏式生活美学,通过茶、香、花、琴、书、画、乐、舞、服、妆等各种“美之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上,更体现在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满足上。苏韵缱绻,悠悠文墨贯古今;城中花坞,倚琴樽古思才人。姑苏城,何时与君复相逢......春水煎茶处,松花酿酒时。


   

【参考书目】

[加]贝淡宁 / [以]艾维纳 《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重庆出版社2018年;

[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 中华书局2023年;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明] 唐寅 撰 / 陈书良 / 周柳燕 笺注 《唐伯虎集笺注》中华书局2021年;

朱良志 《乞儿唱莲花落——唐寅的视觉典故》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 丁福保 笺注 《金刚经》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明]计成 《园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

【作者简介】

桑婷婷,1990年生,湖南省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省级诗歌学会会员,2016年哈佛真爱基金社会创新种子社区成员,研究生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荣获广东省教师征文比赛一等奖,深圳市 “优秀课例”二等奖,工作期间承担省级公开课,多篇作品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end



出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南方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林金华
主编冉  勇
作者︱桑婷婷

编辑汪  彪



增增增↗2024年国庆节假期出游大数据来了!




我国又有3地入选世界级名录,一个比一个好玩!


个「在看」 你最好看

文旅国际
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传华夏官微,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和旅游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及时发布国内外文旅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