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科院审议通过“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选,2023年院士增选意义重大。
改进选拔制度,杜绝“打招呼”
2023院士增选明令禁止说情打招呼行为
干扰院士、学术团体等推荐候选人工作的;
要求或暗示院士、外部同行专家给候选人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的;
探听尚未公布或不能公开的院士增选过程信息、增选结果的;
阻挠、干扰增选投诉调查工作的;
为他人的说情打招呼提供帮助、协助或其他便利的;
其他影响院士增选公正性的说情打招呼:
作为学术头衔的院士,因为背后巨大的利益寻租空间,正逐渐演化成集多方、多种利益于一体的“庞然大物”。
有些院士,利用“院士”头衔过度参与商业活动,不合理站台、撑门面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院士在两个单位或多个单位受聘取酬,饱受社会诟病的“跑院士”现象屡禁不止;有些项目的经费申请,院士头衔成了一张绿色的“通行证”……
与此同时,个别地方和单位以拥有院士多寡来标榜“科研政绩”,为挖院士,既奖励票子又赠送房子,俨然变成了一种恶性竞争。
“院士退出机制”改革,旨在摘掉院士“终身制”及其附在头衔上的利益与光环,让院士称号真正回归纯粹的荣誉性和学术性。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2024年在各自的章程条例里,白纸黑字地标明了“院士退出机制”的有关内容。
第五条 院士可申请放弃院士称号,经学部主席团批准后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有关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院士如有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等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的行为,或因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行政或刑事处罚,由学部根据情节轻重对其给予相应处理和处分,报院党组批准。对于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由学部主席团决定劝其退出院士队伍或撤销院士称号,报院党组批准,待召开院士大会时予以追认。院党组可向学部主席团提出撤销院士称号的建议。
是学术上的造诣成就了“院士”,而不是这一个院士的头衔。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青塔、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nongfu3211),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核心推荐
科奖在线,专注于科技奖励与人才荣誉,国内奖励培训发起者,国家院所、双一流高校奖励外培合作单位,以国家级奖励经典案例全流程指导省部级奖励策划、申报与答辩。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查阅奖励经典知识:
回复“01”,阅读国家奖经典知识;
回复“02”,阅读省部级奖申报知识;
回复“03”,阅读奖励写作经典技巧;
回复“04”,阅读历年国家奖评审专家;
回复“05”,阅读历年教育部奖评审专家;
回复“06”,阅读国家奖获奖难度大盘点;
回复“07”,阅读省部级、社会力量奖获奖项目大全;
回复“00”,加入全国科技奖励交流群;
加张老师(nongfu3211)好友,分享历年奖励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