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新时代传人……”
站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的节目现场,连队指导员王玉恒的面色温和而平静,眼神却迸发出让人无法忽视的光芒,话语中充满力量:“我们当然不害怕战死沙场,但是我们希望,当心中最牵挂的人看到我们的告别信时能明白,我们究竟为何而战!”
先有国,才有家。连队官兵都说,身在这个从长津湖畔走来的英雄连队,他们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
带着血性出发,不问归期。对年轻的官兵们来说,那个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的身影——“特级英雄”杨根思,正是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时隔70多年,新时代“杨根思们”的选择再次让网友为之动容。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一往无前的血性胆魄,在“杨根思连”的官兵身上传承赓续。
对陆军边海防学院学员赵雯婧薷来说,2024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今年夏天,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坚定地写下了戍边申请书。
曾经,一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卫国戍边”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不仅激励这位年仅20岁的军校女学员完成了体能“逆袭”,更让她下定决心奔赴边关:“我觉得人生就是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要做的有意义的事,就是卫国戍边……”
回首来路,无数英雄先烈为了胜利血洒疆场;眺望未来,中国军人仍然时刻准备着,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血脉赓续、使命召唤,我们总能从那些一往无前的选择中收获感动、汲取力量。
与外军战机对峙,“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飞行员张敏眉头紧锁,狠狠地盯着对方,眼神中充满了不容侵犯的凛然。
在“青春与青春对话”的节目专访中,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魏星讲起某次执行一等转进任务,机组的人曾问他“害怕不?”
他把头高高昂起,胸中热血涌动,嘴上却云淡风轻地回了一句:“烈士陵园见!”这句简短有力的回答,让众多网友的心为之澎湃。
他们曾说,能与时代同行,是自己的幸运。但拥有他们,何尝不是时代的幸运?
他们用一次次挺身而出,换来山河无恙、烟火寻常。中国军人如山的背影,永远是人民心中最温暖的守护。
眉宇之间有正气,内心深处有家国。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模样,也是2024不可磨灭的时代影像。
持续涌现的青春面孔与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点赞、比心,举手投足间的朝气与活力,亦是新一代中国航天人从容自信的无声宣告。
遥望星河,“太空家园”张开怀抱,等待着新一批中国航天员的到来。在轨执行任务6个多月的神舟十八号乘组3名80后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打开“家门”,笑意盈盈地拥抱半年未见的“家人”。
“90后真的上天了!”神舟十九号两名90后航天员顺利开启“太空首秀”,既为“太空家园”刷新了“青春指数”,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代代传承写下鲜活的注解。正如宋令东所说:“我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跑好‘飞天’接力棒,展示好我们90后的形象,将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空间站舷窗外,那颗蔚蓝星球如此静谧美好。遥远的天地两端,一代代航天人为了梦想接续奋斗。他们的眼中盛着漫天星辰,始终清澈明亮。
2024年11月的珠海航展,海军首批舰载机女飞行学员代表王梦迪、韩梦亮相。几个月前,她们刚刚在海军航空大学某机场完成了首次单飞。这场特殊的“成人礼”,也标志着她们终于具备独立驾驶飞机的能力。
时光淘洗,让这批00后女飞行学员的脸上逐渐褪去往日青涩,增添了一种“不服输”的沉稳。完成首次单飞后,她们对未来的规划也愈发清晰——“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上航母,驾驶先进战机守卫我们的祖国。”
星空壮美,海波无垠。正是一代代航天员和舰载机飞行员的青春接力,铺就了这段承载梦想与希望的征程,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也投向更远更壮阔的未来。
铸就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人才强军的“坐标系”上,年龄的接力让纵坐标拉开纵深,结构的变化则让横坐标无限延展。
身着“孔雀蓝”,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晓颖,正专注地凝视着电脑屏幕上流转的数据。守在岗位上,她每天都需要保持大脑的高速运转,但她的脸上仿佛看不到疲倦,始终活力满满。
那年,军事科学院面向社会广泛延揽人才,白晓颖深埋心底的军旅情怀也被唤醒——现代战争,信息、数据和智能等技术至关重要,几乎决定着战争走向,而这些正是她的专业领域。
“被国家和军队需要,这种使命感是最珍贵的,更是高薪买不来的。”凭借这份情怀,她毅然从清华大学离职,作为高层次人才加入军事科学院文职人员队伍,投身科技强军事业。
这是白晓颖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不仅白晓颖,还有一批高层次人才先后加入“孔雀蓝”方阵,陆续在重要科研任务中崭露头角。
放眼全军,00后已经成为练兵备战一线的“生力军”,“孔雀蓝”也成为军营中不可或缺的色彩。持续涌现的青春面孔与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那些危急时刻的逆行与猝不及防的离去,总是使我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随着生命的逝去,军装照上那张鲜活的面孔由彩色化作黑白。
2024年8月2日,八一建军节刚过,武警宁夏总队某支队战士苗鉴和战友跑步时经过一处污水提升井。听到井中传来呼救声,他们立即现场分工展开营救,苗鉴第一时间下到井中。当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托举起落井工人,自己的人生却永远停留在24岁。
苗鉴没有再吃到那半袋月饼,便猝不及防地离开了。
他就像许许多多普通战士一样,脸上常常挂着阳光的笑容,每天积极训练,梦想着有一天走上比武场。而在被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也做了所有子弟兵都会做的选择:奉献自己,守护人民。
这份守护,并非特例。春节期间,本报曾推出“新春走军营·英雄全家福”专栏,刊发一系列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群众看望慰问英雄和英雄家人、缅怀英烈的报道。每当他们的故事被重现,总是让人泪湿眼眶。
在吉林省舒兰市人武部,原政委、烈士周昆训的战友们专门制作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中,大家捧着刚刚获得的“集体嘉奖”和“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证书。唯有在去年抗洪抢险任务中壮烈牺牲的周昆训,他的形象是从牺牲前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中“复制”过来的。
在广东省雷州市北和镇小柯村,第81集团军某旅一等功臣柯东贤与被救群众温情相聚。去年7月,他在家休假期间,偶遇4名群众意外落水。如果没有柯东贤的挺身而出,就没有几个家庭的团圆年。正因如此,那张和救命恩人拍摄的“全家福”,也成为4名群众“重生”后第一个新年的珍贵纪念。
每逢危难时刻,总有人逆行向前。今年7月,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溃坝长达200多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部队闻令而动、火速驰援。
时值酷暑,短短几天,救援官兵的脸庞就被晒得黝黑。有人因星夜鏖战双眼布满血丝,有人因连续高温作业而中暑晕倒,但他们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与其他救援力量一起,成功将决口封堵合龙。
当我们一次次追问英雄“逆行”的动力源泉,答案,或许正如苗鉴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身为一名军人,我有着保家卫国的远大理想,一心想为祖国和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一生。”
“我们苦练本领、努力训练,就是为了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冲上去。”柯东贤这样说道。
不同的话语,镌刻了同样的选择——逆行,从来不是出于外界的因素,而是人民子弟兵刻入骨髓的本能。
入伍38年,王淑君已经在烧伤科的特护间守护了36年。作为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科护士长,她面对的患者是特殊的。每天闻着特护间里刺鼻的气味,面对患者大面积烧伤的躯体,王淑君从未退缩。
今年8月1日,王淑君收到曾经的患者小王的致电问候。他说:“您知道吗?我永远记得您手的温度,那是‘母亲’的温度。”
当年,小王在一次惨烈事故中幸存,躺在特护病床上不肯合眼,王淑君就把手放在小王的额头上守着他。直到反复确认王淑君没有离开后,小王才安稳地睡着。
2024年,我们一次次经历感动——那些危急时刻的逆行与猝不及防的离去,总是使我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民子弟兵始终把自己的生死苦累置之度外,将人民的生命高高举起。
一张张让人肃然起敬的面庞渐渐重叠,彰显中国军人的本色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主席为93岁的老兵黄宗德颁授“共和国勋章”。
黄宗德接受采访时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
岁月在黄宗德的脸上留下刻痕,也给他的身体留下永久的创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黄宗德患上了终身难愈的皮肤病、风湿病。他的体内,至今仍有3块弹片无法取出。
仪式现场,这名鬓发苍苍的战斗英雄被搀扶着从轮椅上站起来,郑重地敬礼、发言:“千千万万英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牺牲了宝贵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今天这份崇高的荣誉同样属于他们。”
70多年过去,黄宗德依然忘不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忘不了那些早已远去的战友。
他记得他的老连长江富春、副连长曹树云;记得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王书乾;记得战斗中爬铁丝网时,喊着“班长,班长,从我身上过”的蒲中华……正是黄宗德的一次次“回望”,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不为大众熟知的名字。
透过黄宗德坚毅的目光,我们仿佛能看见许许多多为了祖国抛洒热血的英雄身影。他们的信念穿过岁月汇聚于此,凝结成一座新时代的精神丰碑。
时间倒回4月8日,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中,女兵肖雅接过领队和教练手中的五星红旗,与战友一起展开,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冲过终点。
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比赛。过去的两天一夜中,女兵们平均负重35公斤,在严寒条件下完成了雪崩搜救等12项课目,雪地行军超过50公里。水喝完了,她们甚至直接抓起地上的雪来吃。
这是中国女兵首次参加该项目比赛,肖雅和战友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取得成绩为祖国争光。最终,她们夺得女子组9个单项第一,总成绩位列榜首,成功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
4月4日,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中国队队员在赛前进行路线规划项目训练。
茫茫雪野之中,五星红旗绚丽夺目。手持国旗的7名女兵面庞黝黑,头盔下颌带与护目镜下方,一道道晒痕清晰可见。她们却说:“这些‘勋章’与我们赢得的奖杯奖牌一样,都是军人的荣誉。”
2024年初,“军营观察”版推出“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系列报道。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我们结识了那群坚守在北纬53°的哨兵。
这里是祖国的最北端,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50多摄氏度。冰雪铸就的白色世界里,他们纹丝不动地伫立于哨位之上,用来遮挡寒风的面罩和裸露在外的睫毛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霜。由于长期被江面上的寒风劲吹,官兵们双眼周围都被冻出了“黑眼圈”。
就在这座哨岗不远处,位于我国最北的“138号界碑”巍然矗立。石碑上,“中国”两个大字格外鲜艳。正是这群哨兵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家与国”的重量。
这一年里,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座座军营、探访不同战位,见证了许多和“北纬53°的哨兵”一样平凡的身影。
我们遇见过“向险而行,无怨无悔”的防化兵,遇见过“仰望空天,追寻弹道”的遥测兵,遇见过“守望战鹰平安‘归巢’”的导航兵,遇见过“把忠诚刻在大山”的守库兵……一张张让人肃然起敬的面庞渐渐重叠,彰显中国军人的本色。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每一名普通一兵集合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恰似水滴融入海洋,汇聚成奔腾不息的力量。
▽本文刊于12月26日《解放军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