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乌拉斯台河畔的情思

文摘   2024-11-11 20:01   新疆  


作者:赛力克·奴尔旦艾力  朗读:张胜


记忆犹如那静静的河流,在岁月的推波助澜中悄然流逝,在时光的沉淀中酝酿芬芳,而情思宛若河上映照的明月,在朗朗夜空中驻足观望,在微风浮动中轻抚面颊。时光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歇,却一直簇拥着万物不断更新,回望过去,难免让人心中产生一丝丝失落,站在乌拉斯台河畔眺目远望,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而村庄早已不再是那座村庄。


时光倒退二十年,乌拉斯台河畔的农家娃,顶着烈日,头戴草帽,在田间帮着父母给菜地除草、施肥,尽管汗水浸湿了脸颊,湿透了衣裳,他还是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河两岸郁郁葱葱的绿树笔直矗立,远处的农家屋错落有致、若隐若现。待到傍晚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日落的韵光斑斑点点地洒落在忙碌的农户身上,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祥和画面萦绕眼前,让人惬意满满、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开。


光阴似箭,时光匆匆。二十年过去了,再一次回到故乡,回到记忆里的乌拉斯台河畔,驻足远望,却早已找不到那个熟悉的模样,交织叠加的思绪,催生了满满的悲凉。尽管到来之前,自己还是做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没想到现实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我尝试着从那片熟悉的土地上找寻她曾经的模样,却被物是人非的现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矛盾的情感、错杂的念想,无奈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泛起惆怅的涟漪,在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呐喊中无力消失。


记忆的思绪飞到小时候,老师教的那首《回乡偶书》,爽朗的念书声仿佛就在昨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如今,自己却成了贺知章诗中的“客人”,体会着那份无奈与伤感。儿时的我们,天真无邪的脸庞常挂纯真的笑容,嬉笑玩耍的打闹声常伴耳畔,没有生活的繁杂琐碎,也无情绪的羁绊,有的只是童年点点滴滴的快乐……小时候天天盼着长大,长大后却又一直回忆从前。


带着心中的那份惆怅,走进河畔边的村子,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条条崭新的小道,似乎早已改变了原有的一切,走到村子最西侧的拐角处,碰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加快步伐赶到前面,待确认是塔叔后急忙向他打了招呼。在自我介绍后,塔叔先是一愣,紧接着迅速拉起了我的手,一个劲地拉起了家常。


和他的简单交流中,我得知村里的5位老人已经相继离世,其中还包括他年迈多病的母亲。村里修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村民就医点,再也没有人使用压井取水了,自己也通过努力娶到了美丽贤惠的妻子……塔叔喋喋不休地讲着,似乎急于将所有的变化都要一一述说和展示,并邀请我到他家里吃个便饭,顺便见证一下他的幸福生活。


从他家中出来已是夕阳西下,一切变化与他的介绍一一佐证,把我送到村东头后,才和我相拥告别,看着他一瘸一拐的身影,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也许这就是生活,总是在得到的同时失去一些,而自己又浑然不知。


重新回到乌拉斯台河畔,望着潺潺的河水,思绪交织叠加,我们一直忙于生活,却忽略了身边太多的温情,在潜移默化的变化中,渐渐地消磨了热情,虚耗了意志,却从未关心自己内心的需求,始终没有真正善待自己。


我们终究不能抵挡时间的脚步,却可以留住内心那份温存,时常寻找记忆的那份情怀,支撑着更加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愿所有人被幸福的阳光所沐浴,被生活温柔以待!(2024年10月9日刊发于《塔城日报》)



|读|者|介|绍

张胜

九师(白杨市)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国家二级播音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认证播音员/主持人
中国电视协会播音与主持艺术高级教师
博看网特邀英语/汉语配音师


来源: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时羚

审核:王宏

终审:陈文


稿邮箱whdjdxy9983@163.com



塔城零距离
述说新闻、解读政策,让你在轻松、活泼、愉悦中了解塔城、认识塔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512024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