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综合新闻
7月29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上,青岛能源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共同启动“农业微生物组单细胞图谱计划”(Agricultural Microbiome Atlas Project @ Single-cell,Agri-MAPS)。Agri-MAPS将打造一个公益性、开放式、动态化的科研范式,通过科学思路创新、技术路线优化与装备体系创新,构建原位代谢功能靶向、菌种“先筛后养”、分布式一体化的微生物资源探测、挖掘和利用网络,推动农业微生物种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国家菌种资源库、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张晓霞研究员,在大会上公布并介绍了此项计划。她强调,建立新的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对于保护微生物种质资源至关重要,拉曼组能够在单菌体精度下全面表征细胞多维、复杂的表型,具有广谱适用、活体、原位、非标记、全景式采集、可分辨复杂功能、快速、高通量、低成本、无缝地对接下游的单细胞测序/质谱/培养等重要优势,有望突破传统的“先养后筛”技术路线的局限,提高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主任徐健研究员表示,Agri-MAPS的研究重点包括两大部分:首先,将携手开发元拉曼组平台和资源库。主要包括菌群单细胞高通量拉曼分析、分选、测序及培养的方法学开发。其次,将构建基于单细胞原位代谢功能的观测站体系和资源库网络,以推动盐碱地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向而行,深度发掘盐碱地和黑土地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同时开展粮食存储安全和加工利用的应用示范工作,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提供科技支撑。
Agri-MAPS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4—2025年)聚焦于盐碱地、黑土地等代表性生态区域,开展原位代谢功能靶向性、目标功能单细胞先筛后养的土壤菌群快检与菌株挖掘与评价;第二阶段(2026—2030年)着眼于研发“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的农业微生态科学设施,并开展广泛的应用示范。
生物资源库单细胞技术计划(Alliance of Single-cell Technology-Culturebanks,A-STEC)将通过单细胞技术平台的共研、共建和共享,联合推动生物资源库建设和运行领域进入“单细胞时代”。作为A-STEC中的重要组成部分,Agri-MAPS的启动,将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安全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实现“仓廪实,天下安”的愿景贡献力量。
供稿: 单细胞中心
文/图:刘阳
编辑: 科学传播处
审核: 科学传播处
往期 · 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