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亮点
2024年,市医疗保障局紧扣民生需求,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一系列改革让医保服务更贴心、高效,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医务人员到胜利社区老年居民家中开展义务诊疗。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市民张常琪感慨道:“我年纪大了,以前去医保局办事,路程远,一趟下来折腾得够呛。现在有了‘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家附近就能办理医保业务,工作人员态度好,耐心帮我弄清楚每一项流程,太贴心了!”
去年,市医疗保障局以“油田医保经办业务移交”为契机,大刀阔斧推进“全市通办”改革,通过完善医保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壁垒、统一规范办事指南,让群众在就近医保经办窗口就能享受无差别服务。线上异地就医备案审核统一由市本级办理,审核时限压缩至24小时,生育津贴实行“免申即享”,经办时限缩至10个工作日。同时,医保待遇支付由市本级统筹,有效缓解了参保人垫付现金周期长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通办”业务量累计突破10万件,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确保医保政策精准落地,市医疗保障局推出“医保明白人”培育计划。针对社区、街道、定点医疗机构等基层力量,开展系统性培训150余场次,培训5000余人次,成功培育了397名“医保明白人”。在医保集中缴费期,这些“医保明白人”走街串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医保政策,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02场次,覆盖群众超6.6万人次。
市医疗保障局的工作人员李欣然介绍:“为将医保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我们积极与街道、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商业银行等多方合作,分级分类设立医保服务站,构建起15分钟可达的‘便民网’。”
目前,在街道医保服务站,群众可办理医疗费用报销、生育医疗待遇支付等27项医保核心业务,社区、定点零售药店和商业银行医保服务站能为群众提供异地就医备案等9项基础业务帮办代办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则可提供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等12项经办或帮办代办业务。全市15个乡镇(街道)、117个村(社区)医保服务站已实现全覆盖。另外,39家定点医疗机构、205家定点零售药店、2家合作商业银行也设立了医保服务站,全市医保服务可谓“触手可及”。
医保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市医疗保障局积极畅通沟通渠道,建立24小时医保服务热线0990-6612393,通过分机管理、智能导航和人工坐席,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已服务1万余人次。同时,利用企业微信搭建医保经办与群众的“云”桥梁,一对一在线指导业务办理;在“克拉玛依医保”公众号搭建微信客服,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服务,实现医保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指尖一厘米”的跨越。
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将持续深化医保改革,进一步优化服务,让医保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群众,为构建更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贡献力量,让市民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