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非常重视人生三大事,所以大家误以为大办升学宴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高额彩礼代表丈夫对妻子的爱,满桌海鲜野味代表对朋友的爱,其实这是对爱的误解……”近日,在南通启东汇龙镇临江村第一网格工作站内,第二网格的网格员黄斌坐在小板凳上,和大家分享移风易俗的益处,各种身边事例、传统故事信手拈来,引发大家频频讨论。“老黄是我们村的‘名嘴’,讲政策、话情理通俗易懂,老百姓们都爱听,也能听进去。”第一网格网格长任芳秀笑道。
今年79岁的黄斌是当地出名的“热心肠”,平日里就经常帮助邻里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012年退休后,适逢村里组建网格员队伍,当时的村干部慕名上门,希望他能出任网格员,黄斌一口应了下来。
“第二网格工作站”“学法用法示范户”“平安法治加油站”“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党群联系点”……走到黄斌家门前,满墙新旧不一的招牌记载着他这些年来的工作:调解纠纷、理论宣讲、普法宣传、惠民服务……入行后,黄斌似乎比退休前更忙了,但他总是乐此不疲:“作为一名党员,既然接了网格员这份工作,就要为群众多办实事、做好事。”
“1月5日,布置党员活动日工作……”“1月7日,13组村民提出西泯沟排水问题……”黄斌案边,整齐码着一摞“民情记录簿”。“每个礼拜写三篇民情日志,也为后面工作开展总结积累些经验。”黄斌翻阅着厚厚的笔记,里面详细记载着从2012年至今的大事小情、百姓诉求、调解详情。
辖区内的两户村民为河边杂物堆放问题闹起了矛盾,黄斌得知情况后,分别上门进行调解,“几十年的邻里乡亲,真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村里一户人家兄弟姐妹因老人赡养问题陷入僵局,“赡养父母人人有责,兄弟姐妹一家人,有难处大家一起想办法,家和才能万事兴。”黄斌一番道理,让老人儿女们幡然醒悟。
两户人家为进宅路闹别扭,黄斌出马,搬走碍行石头,暗示一方表个态,双方下了台阶,一笑了之……
“和大家打了十多年交道,什么人什么性格、什么情况,怎么调解最有效,这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黄斌总结道。
调解纠纷,除了经验,还得有“话情理”的资本。十多年间,黄斌活跃乡间,乐于助人,化解矛盾。困难户沈克章妻儿均为智力残疾,又因一场大病,导致家中重陷困境。黄斌得知后上门看望,并发动乡亲捐款。当着众人面,沈克章坚辞善款。事后,黄斌悄然将这笔3500元爱心款送到沈克章床头。捐款过后,黄斌连续6年组织网格爱心志愿团队,包揽沈家2.5亩农田夏、秋两熟的播种、收获,直到4年前将土地流转给种田大户,获得固定租金。多年来,他累计100多次为困难群体代办、帮办各类民生事宜,化解了村里大小矛盾500余件。“平日里在百姓心里积攒了好人缘,调解时同样说一句话,分量重了,大家信服,调解事半功倍。”黄斌表示。
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黄斌对群众所想所需了如指掌,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法规同具体事例相结合,转化成身边故事和“家长里短”,黄斌还利用特长,将内涵丰富、词意深奥的宣传内容通过快板、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拘泥于场景、形式,大家愿意听也爱听。”黄斌边说边拿出一沓厚厚的手写稿,全是他这些年创作的文艺作品:反诈主题方言快板《小潘、小钱和小田》、移风易俗方言小品《厚养薄葬树新风》、三句半《临江明天更美好》……有的作品还被选中参加文艺走亲。“组织需要、群众喜爱,我就会一直创作下去。”黄斌自豪地说。
白头虽老赤心在,伏枥仍存万里心。退休多年的黄斌身兼网格员、调解员、宣讲员、志愿者数职,追求“乡邻安乐我快乐”,甘为“和事佬”,乐当“大忙人”,只为践行那句“我姓‘党’,组织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志愿”。
来源:启东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徐秋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