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医随笔
康复医学科 杨立兴
杨立兴(左一)
2024年7月17日,肩负着各级领导的殷殷嘱托,我随同“鲁渝卫生健康协作”聊城市医疗队到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支医工作。我们一行共计16人,我被安排至彭水县中医院。此次支医之行已过半,种种经历让我感触颇深。
支医岗位初体验
我们从聊城乘坐高铁到达重庆市区,之后又乘坐了3个多小时的客车才到彭水。来到彭水后,我们首先面临着高温潮湿、饮食差异、沟通障碍等方面的困难,尤其是与当地老年患者沟通更是一大难题,但从一开始,我便抱着积极的态度融入当地的工作环境,努力克服身体不适,立志要用一技之长全心全意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
成为此次帮扶医疗队队员,对我来说虽有些突然,但我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根据专业特点,我来到针灸推拿二科工作。初到医院,我对科室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精准把脉,为之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打下了基础。
彭水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位于彭水新城院区,是刚组建的科室,该科室仅有2名医师、3名护士。科室开展的治疗病种主要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面瘫等,治疗项目也比较少,主要是普通针刺和艾灸。此外,科室治疗设备有限,仅配有电针治疗仪、神灯、中频脉冲电治疗仪、微波、牵引床……渐渐地,我对医院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我从科室的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合该科室的培训计划,每月至少开展2次业务培训,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助力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知识及学术能力。
且思且行且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来到彭水县中医院支医后,我根据科室业务现状,将开展和推广中医技术作为支医工作重点,并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日常工作中,我向科室人员系统详细地分析、讲解中医针灸推拿理论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常规治疗方案和新技术、新疗法;期间,我还开展了体外冲击波疗法、超短波疗法、督灸的规范化操作与临床治疗、浮针、小儿推拿、火龙罐综合灸疗法、药物罐疗法等中医技术项目培训和实操,共计12场次,培训医护人员80余人次,诊疗1800余人次。
经过6个月的技术帮扶,目前针灸推拿二科可开展的中医技术项目由最初的18项增长至35项。同时,科室增加了针灸推拿科的治疗病种,拓展了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思路,提高了治疗效果,填补了该院在中医治疗技术层面的多项空白,满足了群众对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诊疗之余,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分享给全科同事,为大家讲解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定、诊疗规范及康复治疗的新进展,全面提升针灸推拿科的临床诊疗水平。
萤烛微光 愿为其芒
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出行却非常不便,当地的天气更是反复无常。为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群众,彭水县卫健委多次组织义诊活动,有一次我们去郁山镇义诊,因山路崎岖,加之天气炎热,走了好一会儿才到。当地百姓听说有山东专家要来义诊,都早早地到郁山镇卫生院等待就诊。义诊的大多是老年患者,讲的都是方言,也听不懂普通话,因此,在交流病情时,我们只能靠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翻译,那天前去义诊的病人很多,我们一直义诊到下午1点多才结束。
义诊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患者的咨询,细致地为他们诊断病情,量血压、测血糖、开处方,并就高发的脑血管病、颈椎病、腰腿痛等进行重点施治,诊治时还及时发现了部分村民的潜在病情,针对实际情况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了当地群众对健康的重视,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支医工作虽然辛苦,但能为当地医院康复诊疗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觉得很有意义。在2024年度“组团式”医疗帮扶与鲁渝协作支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彭水自治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柳振方高度评价聊城支医成效,帮扶工作硕果累累。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竭力为当地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一道,为彭水医疗卫生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