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未来产业,安徽如何出招?
11月20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在合肥调研量子科技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在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梁言顺详细了解量子科技在通信、计算、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勉励企业积极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和量子计算实用化,超前布局量子未来产业新赛道,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去年,央企中国电信在皖出资成立中电信量子集团。在量子圈看来,落子合肥这座量子科技、产业“双高地”,足以彰显“国家队”进一步深耕量子产业的决心和雄心。成立一年多来,中电信量子集团在量子科技、产业两个方面使出全力。
2024年初,中电信量子集团获批组建安徽省量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这是安徽省首个未来产业领域的产业创新研究院。4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中电信量子集团、国盾量子发布国产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刷新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纪录;8月,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涵盖五大主流类型的“天衍”高性能系列仿真机……
国产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实拍图。中电信量子集团供图
中电信量子集团的耕耘和收获,是安徽量子产业领跑全国的缩影。
权威报告指出,安徽是我国量子企业最多的省份,且在量子产业三大传统赛道——通信、计算、精密测量,均有头部企业。
先进材料,是安徽重点发展的七大未来产业之一。在蚌埠,“点砂成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相当于6个50寸电视大小的玻璃基板、可制成药用玻璃管的中性硼硅玻璃……走进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你会颠覆之前对玻璃的认知。
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团队带领下,这里相继研制出超薄柔性玻璃、发电玻璃、药用玻璃等“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玻璃新材料。“这些创新成果,保障了我国电子信息、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链的安全。”彭寿说,在全球高端玻璃工程、高端玻璃装备市场,中研院集团分别占据65%、50%的份额。
据“聊时局”梳理,在前述“7+N”未来产业中,安徽涌现出不少头部企业。除中电信量子集团、中研院集团外,还有通用智能领域的科大讯飞、空天信息领域的中科星图、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合锻智能等。
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等特点。发展过程中,科创支撑必不可少。
科创与产业联动,安徽有条件、有实践、有成效。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13个,位居全国前列。
不久前,位于合肥科学岛的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传来捷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世界纪录。
稳态强磁场42.02万高斯水冷磁体。受访者供图
“截至2023年底,装置为国内外197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据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介绍,装置用户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了3000多项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依托装置衍生出的多项成果,如扫描显微成像技术、国家Ⅰ类创新靶向药物研制等,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服务未来产业。
同样坐落在合肥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开展大体量大协作的技术攻关,为我国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赢得战略主动权,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科创与产业联动,安徽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今年6月,科大讯飞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过去十年人工智能领域项目首次问鼎一等奖。
“科大讯飞的成功,得益于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认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并保持国际前沿水平。”科大讯飞副总裁吴骏华说,在安徽发展通用智能未来产业背景下,科大讯飞正进一步夯实科创与产业联动,丰富这一产业的发展内涵。
10月24日,讯飞星火4.0 Turbo发布,这是基于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
去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8%、总量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54%、总量居全国第7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户、总量居全国第8位。
在安徽,“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还体现在科技人才招引、培养上。
来源:聊时局 人民网记者 陈浩
推荐阅读:
值班编辑 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