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赣州经开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卓邦友,赣州经开区城管分局党组成员陈光荣,赣州经开区城管分局招商队联络员何强一行来到南昌市赣州商会走访调研。商会会长刘红林,副会长钟俊民,秘书长龚智斌,联络部部长蓝宗宽等热情接待并组织座谈交流。赣州市政府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何春林,滴滴出行地方事务江西负责人刘春辉等出席相关活动。
会长刘红林代表商会全体会员向赣州经开区各位领导到访商会表示热烈欢迎。他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南昌市赣州商会会员的规模数量,行业分布,发展历程和服务范围,并对商会会员近几年参与家乡发展建设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汇报。 卓邦友非常感谢商会的热情接待,他表示,南昌市赣州商会作为一家在江西省会南昌驻点的外埠商会,凝聚了广大优秀的赣南乡贤和企业家,商会在刘红林会长和第二届理事会班子成员的带领下,连续多年获得省市两级“四好”商会和家乡总会“先进商会”殊荣。随后,他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赣州经开区营商环境和招商政策,他说到,赣州经开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2010年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实力考评中位居52 位,在全省98 个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位列第2位、在全省1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一名。欢迎广大乡贤和企业家前往赣州经开区进行实地参观和投资考察。
赣州经开区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成立于1990年7月,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管辖5个乡(镇、街道)和高铁空港新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在2023年全国230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名33位,位列中部地区第5位、全省第1位;在全市2023年度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中蝉联第一。先后被商务部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被工信部评为“四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稀土新材料),被人社部评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业园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20-2022年全省开放平台先进单位”“全省园区发展专项奖”等荣誉。 产业集群链式发展。通过33年来的运劲蓄力,赣州经开区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经济增长“主引擎”,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全省“1269”、全市“7510”和全区“6315”行动计划,形成了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及稀土钨锂高端应用、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食品、区块链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集群,聚集工业企业13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322家。 科技创新强势赋能。建成国家级、省级研发和检测机构95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8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6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载体71个,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6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13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独角兽、瞪羚企业28家;海智计划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14个,汇聚高层次人才959名。 招大引强量质齐升。积极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大引强,2023年签约项目201个(工业项目161个),签约金额1229.21亿元,其中引进50-100亿元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引进项目中有上市公司投资项目15个、专精特新企业投资项目25个、跨国公司投资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中国2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引进项目数量、签约金额连年位居全市第一位。外资外贸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出口总量和增速列全市第一。 产城互融良性循环。建成区面积列全市第一。赣州新能源科技城、赣州现代电子科技城、赣州高铁空港新区三大产业承接平台提档升级,大力实施1000万㎡工业标准厂房计划和100万㎡物流共享仓计划,企业可直接拎包入住。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国际机场、高铁站、高速出入口、高架快速路和公路港的国家级经开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打造“无证明”营商环境、率先运行“不见面开标”。用好“三同三会、三员三办”企业服务体系,坚持每年举办“520·企业家日”,持续推进“智慧政务+税务”、“签约速开工”、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改革事项,为企业提供从引进到落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区现有市场主体7.29万户,着力打造“风里雨里都在等你”的“企业家港湾”营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