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到底要不要生?

文化   2024-11-04 18:21   湖南  

总有那么一些人,享专家之名、受高薪以之利、行诈骗之事。期望国家能迅速清除这些假冒专家与学者的不良影响,为民众除去祸害。

近期,一条新闻引起关注:国家人口与发展研究机构正式启动新的人口家庭状况抽样调查,涵盖3万名受访者,涉及150个县、1500个村落与社区,旨在深入分析人们不愿生育或不敢生育的根源。

众多网友的第一印象是,这就是在“扯淡”。当下年轻人不愿或不敢生育的原因,其实众所周知,统计局也应心知肚明。偏偏要忽略性失聪、选择性失明。

正式开展如此规模的调查,不仅消耗资源,还可能无法获得真实数据。成为调查样本后,人们是否愿意坦诚相告?所得数据能否反映真实状况?

这就好比记者那个话筒怼到你脸上,问你幸不幸福一样,面对记者面对镜头你敢说不?

其实要获取真实反馈其实很简单:在网上发起投票,或者开启直播,让民众直接在弹幕中表达看法,他们就会告诉你真相。

问题的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无非是以下三种:

首先,多年的计划生育宣传深入人心,到如今即便鼓励生育,人们也不愿轻易改变观念,曾经扒房子、牵牛羊的情景历历在目,老百姓心有余悸。

其次,年轻一代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与体验,他们对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有新的理解,生育不再是必然选择。

网上有个视频很火,很多人翻拍,对“养儿防老”,年轻人说:养儿能防老吗?你当了几十年儿子,能不能防老你自己不知道?

对于传宗接代,年轻人更是嗤之以鼻:不出意外的话,我就是我们家的最后一代了。没有房贷,没有车贷,也没有下一代。

这就是穷不过三代的意义,因为没有第四代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月薪3000够花了,我们村五保户一个月还2400呢。

最后,生育成本高昂,生活压力巨大。经济差异显著,房产、彩礼、教育等负担沉重,加之延迟退休后面临的无人照看孩子的问题,让人望而却步。

这形成了一个僵局:老人希望安享晚年,不愿为子女带孩子;年轻人则需打拼事业,尤其是女性追求经济独立。

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困境,欧美国家同样面临。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加深,人们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对物质乃至亲情的需求降低。

从出生到死亡,社会保障全覆盖,生育变得费力不讨好,养老防老的观念逐渐消失。

网络上流行一个段子,称00后是最难“收割”的一代,他们无所谓一切。

当被问及为何不结婚生子时,00后的反问直击人心:结婚生子能长生不老吗?养儿真的能防老吗?我自己就是例子,何必让孩子重复我的苦难?

这样的观点虽引人深思,却也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人人都这么想,人类将何去何从?

但深入探究,这或许是年轻人对现实的无奈反抗。他们真的不想结婚生子吗?

恐怕更多是力不从心。

房子、车子、彩礼、教育,还有996的工作模式,哪一项不是重压?谁不渴望纯真的爱情?谁不希望儿孙绕膝?

谁又愿意孤独终老?因此,要从精神与经济两方面为年轻人减负,才能激发他们的生育意愿。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婚姻主义者与不婚主义者?

不婚主义毕竟是少数选择,不可能成为主流。从地下代孕到贩卖婴儿案件,都凸显了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我曾询问一位大龄母亲,为生育放弃工作是否值得?她回答,年过四十,你会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已逝,只剩重复与衰老。

但孩子能让你重温童年,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这就是生命延续的意义。

对于“养儿不能防老”的观点,有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养儿防老不仅是床前尽孝,更是拥有一种力量,即使不用,也不能没有。

同样是进养老院,有子女的跟五子女的待遇完全不一样。当你躺在医院或养老院,若背后无人,便易成欺凌对象。金钱能买服务,却买不来血缘与亲情。

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子孙绵延是最大的意义。不要逃避生育责任,更不要说“我是家族最后一代”这样消极的话。

古人云,女子十五不嫁、男子二十不娶为不德。今日虽不言罪,但至少非明智之举。但愿每个人都能遇见真爱,拥有幸福的家庭。

愿你我都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享受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江湖叨客
洞见人性,透视社会。 江湖叨客,陪你看世间百态,品千般滋味。 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纷扰的江湖中,寻找那份清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