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创作大会|以精品为约 聚创作之力 启发展新篇——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侧记

政务   2024-10-13 13:53   北京  


“这次大会是全国广播电视行业近年来精品创作成果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验、大交流。”10月11日上午,在开幕式主持人,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的开场中,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业界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也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周年。值此之际,为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和高质量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由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是全体广电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再集结再出发,新动员新部署


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指引下,广播电视行业主动服务、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涌现出一大批经典厚重、出新出彩的优秀作品,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胡和平致辞表示,本届大会以“书写伟大时代 精品奉献人民”为主题,是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再集结、再出发,也是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动员,新部署,对激励创作者创作精品意义重大。他强调,行业要聚焦首要任务、厚植人民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全球视野,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的倾情之作,更多谱写当代华章的经典之作,更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匠心之作。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讲话,阐述从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精品迭出、推动更广传播、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活力生态等五个维度推动精品创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实际行动担负文化使命。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提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为广电精品创作提供沃土,未来将继续扩大文化供给、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事,传承文化根脉,深入推进北京大视听建设,用视听语言讲述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发挥科技优势,促进广电视听与文旅、体育等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心怀国之大者,精品奉献人民


大会发布的《2023-2024广播电视大屏收视数据报告》显示,近两年来内容建设成果显著,涌现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杆性作品,呈现出“精品佳作多、传播度广、创新性强、美誉度高”的突出特点。但如何遵循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特点和规律,体系化规划策划,让各类精品规模化涌现,仍是业界不断追寻的目标。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对此强调精品打造需“四个坚持”,即坚持在聚民心上下功夫,增强内容创作力;坚持在育新人上下功夫,增强人才发展力;坚持在兴文化上下功夫,增强精品创新力;坚持在展形象上下功夫,增强国际传播力。


“湖南广电的精品创作,就是在不断领会和落实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下展开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总编辑龚政文在阐释“台网深度融合下的芒果精品创作实践”时一语中的地说道,湖南广电双平台的精品创作与传播之所以形成了独特打法,构筑了比较优势,离不开管理一体化,让精品战略能如臂使指、无缝贯通;驱动双核化,增厚总体投入规模,摊薄单平台投入成本;团队协同化,释放强大内容生产力;传播融合化,让精品力作曲高声远。


“电视剧工作者唯有树立创作精品的志向,与观众一起成长、一同进步,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侯鸿亮表示,任何时代的文艺都是因时而兴,乘势而变,触摸时代,感受共振。树立精品创作的意识,需要主动地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切身感受时代的脉搏。因为我们既是观察者也是生活的经历者,更是重要的记录者。


导演、影视制作人、第34届“飞天奖”优秀导演获得者李路,作为一名仍然活跃在生产一线的老兵,深感今天倡导精品化创作对广大从业者的深远意义。他表示,当着手创作一部电视剧时,他都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要拍给谁看?表达什么主题?和当下的连接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作品?跟以往的作品相比突破在哪里?“方向引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立起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只有把方向和目标想明白了,才能保证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能服务于主题不跑偏。精品化创作没有模板,没有套路,更没有捷径,但要有情怀、要有担当、要有定力”。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谈及创作精品的感悟时也表示,要实现以人化人,以艺养心,就必须在艺术审美创造上坚持以美塑象;要弘扬中华审美,在艺作思维上要强调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在审美结构上要强调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在审美宗旨上要强调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打开自己突破已有,让传播力决定影响力


精品创作生产是第一步,充分发挥传播之力同样不能忽视。正如参会者所多次提及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加强全媒体传播,让好作品有更大的影响力也同样是行业所思。


新闻宣传出彩和文化传播出圈的背后是以改革创新为底层逻辑。不久前,上海广播电视台《改革行动方案》的发布一度冲上热搜榜。对此,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瘦身”,就是为了更好地“强体”,就是要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的新要求,将“好钢用在刀刃上”,重构媒体资源的配置模式和内容价值的评价方式,实现媒体人力资源的结构优化,让新闻媒体的优质和新质生产力,向电视主频道汇聚,向移动主平台转型,在更融合的传播平台、以更优质的视听内容、用更贴心的受众服务,面向广大观众和听众,做优做强视听公共服务。


新时代需要有新文化新传播的赋能,在分享河南台的做法和体会时,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说道,精品创作的根本是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映照历史、洞悉时代、体察现实、启迪未来的价值,用思想的温度感染人,用精神的力量凝聚人。新文化应该是大众共鸣的,契合当下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生活期盼,特别是把当代年轻人乐于接受、主动参与、积极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怡情性,以喜闻乐见的视听方式呈现,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新文化应该是审美高级的。思想更先进,艺术更精湛,技术更前沿,不仅可以广泛流行,更能够成为永恒经典;新文化是样态创新的。要在题材立意上创新视角,在视听表达上创新维度,在融合传播上创新手段。因此,在新文化新传播的赋能中,要特别坚持创新表达。“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求稳的事,这是一个打开自己,突破已有,影响他人的艰辛过程,秉持让文化有画面,让技术有思想,让视觉有灵魂的创作理念”。


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温情,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在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看来,好作品要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打动人心,走向世界。一方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好作品是关键。对于创作者来讲,就是要用最新的艺术手法,现代的表达方式,来激活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可以让全球观众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坚实奠定超高清基础,走好走稳沉浸化视听之路


“推动先进技术全面赋能精品创作、传播服务和体验”,在开幕式及主论坛现场被多次提及。通过总局超高清实验室的评测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项技术指标对于超高清的品质呈现都至关重要,综合应用好各项指标的超高清将为视听作品带来主观感受上的质的飞跃。


“发展超高清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符合信息科技发展的规律。”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余英表示,坚实的超高清基础是沉浸化视听的发展基础。发展超高清将有力带动文化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信息制造多个垂类行业应用,是我们行业追赶超越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先生在发布《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时提到,科技与经济、文化、政治空前融合,使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正以更快的节奏和更高的密度涌现。广电视听技术产业属性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已深入应用于行业的各环节全流程,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应成为广电视听全面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会尾声,为激发全行业继续创新精品的热情和动力,现场还首次以覆盖全品类的方式隆重发布了2023年行业“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优秀作品、入围作品及优秀推广机构评选结果。这些作品凝聚了每一位广电人的心血,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精品的力量,看到了文化的传承,更看到了我们广电人未来美好的希望。


责编:安伟贞
技术:殷铭菲





往期推荐



精品创作大会|开创中国剧集创作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奋力跑好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接力棒

精品创作大会|“北京之夜”活动成功举办,北京市广电局发布2024年“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项目

精品创作大会|“台长论坛”嘉宾金句集锦②

精品创作大会|“台长论坛”嘉宾金句集锦①

精品创作大会|“北京之夜”活动嘉宾金句集锦②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首都广电视频号。欢迎关注~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首都广电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