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 朱广权:我所在的地方,距离北京4000余公里,距离乌鲁木齐1500公里,距离和田市100公里,距离塔克拉玛干沙漠0公里,这就是策勒沙漠研究站。
20世纪80年代初,流沙再次逼近到距离策勒县城边缘1.5公里处,沙临城下,让策勒绿洲再一次告急。1983年研究站成立,这里可以说是策勒人民团结治沙的起点。
策勒沙漠研究站的85后科研青年薛杰,在策勒已经十年了。十年间,薛杰一直在跟沙漠植物打交道,希望通过种植沙漠植物,来防沙治沙。
骆驼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典型荒漠植物
这一大片试验田,就是薛杰的工作场所,路边这种看起来比较矮小的植物是骆驼刺。这个名字就跟沙漠很配,骆驼刺有什么特别之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员 薛杰:骆驼刺的枝叶可以防风固沙、有耐盐碱能力,它的根系很发达,能达到15~20米深度。骆驼刺还是一种饲料植物,骆驼、牛、山羊都吃它。
沙拐枣等已广泛应用于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
总台央视记者 朱广权:这种高一些的树木,树枝分散,光秃秃的,这个叫什么?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员 薛杰:这是另外一种固沙植物,沙拐枣。经过我们四代人的努力,从100多种荒漠植物中选出20种特别适合固沙的植物,像沙拐枣、柽柳、梭梭都已经广泛应用于沙漠公路的防护林建设。
油莎豆是较为理想的治沙经济植物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员 薛杰:油莎豆具有防沙治沙作用,还有经济效益。上面可以作为饲料,下面的根部是果实,可以酿酒、榨油、榨豆浆。
总台央视记者 朱广权:尝一口,味道像松子还像花生,直接入口不用蒸,味道还不错。
通过嫁接技术实现荒漠生态经济双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员 薛杰:这是肉苁蓉,深色的是寄生于红柳下面,白色的是寄生于梭梭下面。口感一个偏甜一个偏苦,都具有药性作用。
柠条白刺文冠果,梭梭红柳绿沙田
枸杞沙棘沙拐枣,肉苁蓉藏在沙下眠
沙漠中一簇簇不畏风沙
坚韧生长着的神奇植物
助力护路固沙的奇迹
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像薛杰一样的
科研人员守护绿洲的信心和决心
END
合作(举报)热线:0903—2511688/18197778581
推荐阅读
◇任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