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收到明天猪价!
依据传统猪周期策略进行养猪,可能面临失败风险。这一观点基于当前猪肉市场价格变动的背景分析。猪肉价格的波动与养殖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养猪业的产能变化趋于稳定,这一趋势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首先,国政策的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标志着中国对养猪业的宏观调控从顺应市场周期调整猪价转向了逆周期调节生猪产能。在中国,政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稳定的产能背后有着强大的政策支撑。其次,市场结构的优化也是产能稳定的重要原因。规模养殖比例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增强了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韧性,从而降低了产能剧烈波动的可能性。此外,行业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相比2018年有了整体提升,减少了疫情对产能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预计产能在总体上将保持稳定。产能的稳定意味着供应趋势的稳定,这将导致猪价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上长期波动。
这个水平很可能是微利状态,即行业利润较低但相对稳定。在这种微利环境下,行业的产能进出将保持平衡,进一步确保产能的稳定。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的推进,行业不太可能再出现长期的高利润局面,未来可能会普遍呈现微利或薄利的状态。因此,长期来看,平均猪价可能会在行业平均成本线附近波动。行业普遍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年度平均猪价可能会围绕7.7至8元的水平运行,这一预测是基于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养猪行业逐步走向成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依靠猪价行情来实现发展已经不可行,因此养猪业者需要深耕效率来寻求发展。能否实现七元保本不仅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某一期低迷期中生存下去,更关系到其在养猪行业中的长期生存能力。因此,我们需要认清形势,找到努力的方向并坚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