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爸妈营说】
本文是爸妈营【教育专题】的一篇好文
关注“爸妈营”,在主菜单回复“教育”
可查看超过200篇【教育专题】好文
作者:coken
公众号:爸爸在读(ID:daddy365)
真正有价值的亲子关系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高质量陪伴和正确引导上,而不是昂贵的物质或华丽的旅游经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许多爸爸误以为昂贵的玩具或豪华的旅行就能给孩子最好的童年。
殊不知,孩子真正渴望的,是父母真挚的陪伴和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温度的小事。
我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认为生动诠释了这一点。
去年每一个周末下午,我都会和女儿一起在家搭建积木城堡。城堡倒塌了好几次,但我们俩并未沮丧,反而笑着继续尝试。
当积木城堡终于矗立在客厅时,我会看到1岁女儿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那一刻,女儿豁然开朗:重要的不是城堡的高低,而是我们共同经历的过程。
有次我电瓶车送她上课,女儿告诉我,这是她最珍贵的童年回忆之一。
我自己的这个温馨小故事印证了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的名言:"孩子是一首活着的诗。"
而我们作为爸爸,就是这首诗的共同创作者。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不是昂贵的玩具或豪华的旅行,而是父母真挚的陪伴和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温度的小事。
许多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带孩子到处玩:近的去游乐场、商场,远的住高级酒店、逛各大名胜景点。
孩子确实很开心,但你有没有发现,相比这些"大场面",他们在自己小区楼下或村口玩石头、果子和过家家时,那种投入和创造力是无法比拟的?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通过玩耍来理解世界。"
与此呼应的是,玛利亚·蒙特梭利也指出:"游戏是孩子的工作。"
事实上,孩子们并不在乎去哪里玩,他们更渴望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对生活小事的体验。
其实有很多可以增进爸爸和孩子关系的小活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小事,它们都能成为孩子童年美好的回忆比如:
其实这样小活动真的很多,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增进亲子关系,激发创造力,培养社会意识,建立自信心。
正如简·奥斯汀所言:"爱的表达不是空洞的言语,而是贯穿日常生活的真诚行动。"
化兴趣为才能:一个"网瘾少年"的逆袭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常会对孩子的某些兴趣感到担忧,尤其是在当今数字时代,许多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
之前《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该游戏的创始人冯骥,我看网上社媒说曾是一个"网瘾少年":
大学时是个"学渣",沉迷游戏不能自拔
为了玩《魔兽世界》,放弃了考研机会
把网吧当家,花光积蓄,还要借钱维持生计
也许正是这份对游戏的热爱,最终引导他走上了游戏开发的道路。
他将兴趣转化为职业技能,最终开发出了轰动全球的《黑神话:悟空》,被誉为"全球第一个拿到10分的3A游戏"。
给我们的启示: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兴趣:看似无用的爱好,可能成为未来事业的基石。
引导胜于压制:与其强行阻止,不如引导他们思考背后的原理。
鼓励创新思维:支持孩子将兴趣转化为创造性的活动。
培养专注和坚持:成功往往源于对某事的痴迷和长期坚持。
重视跨学科技能: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保持微笑:收起苦瓜脸、阴沉脸,用温暖的笑容感染孩子。
控制音量:批评时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以身作则:父母的行为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享受过程:不要总追求完美结果,要学会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
教育的本质,是爱还是嫌弃,都藏在父母说话的音量里。
我用林语堂的话来说:"人生不过是一个偶然的奇迹,我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何尝不是在重新认识自己,体验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经营这个"偶然的奇迹",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童年!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命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盏灯。"
需要爸爸们点亮孩子生命中的这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coken,文章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爸爸在读(ID:daddy365)。文中图片为爸爸在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所涉图片如有版权,请及时告知,添加微信号:bmyqqq联系。
你好,我是Tinco
下面是我个人的视频号【爸妈营 Tin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