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思想教育,弘扬榜样力量。11月11日,柳树泉农场团委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前往老同志姜存礼家拜访,聆听老同志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历程。
岁月回响:六代人的见证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坐在自家小院里,身旁摆放着旧粮票、布票、算盘、老式水壶等老物件。阳光洒在老人脸上,他目光悠远,陷入深深回忆。这位老人在柳树泉农场工作生活了一辈子,亲身经历柳树泉农场的风雨变迁,见证了它从人民公社到国营农场,最后归入兵团的发展历程。
他叫姜存礼,是一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在他的记忆深处,铭刻着太爷爷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荣耀过往,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收复新疆后,太爷爷留了下来,开启了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的新篇章。历经六代,家族在新疆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见证了新疆的变迁与发展,每一代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成为新疆多元文化融合与传承的一个缩影,每一代子孙都在续写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往昔岁月:艰苦创业与时代记忆
1959年小学毕业后,姜存礼便投身柳树泉农场的建设,打土坯、上农校,后因学校解散又回到农场。60年代,他在地窝堡居住,管理着260人的食堂,那时生活艰苦,粮食定量,物资匮乏,粮票、布票是生活必需品,人们的生活紧紧巴巴。“当时国家干部每月标准粮28斤,没有粮票根本买不到粮食,衣服也得凭布票购买。”老人回忆道。那时的柳树泉农场,地少人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粮食常不够吃,靠国家回销粮和救济款维持。
当时的柳树泉农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风沙大,土地高低不平。以前虽有76条坎儿井,到后来有水的仅有几条。但柳树泉人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像沙漠胡杨般扎根于此,战天斗地。姜存礼和同事们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打井找水,改良土壤,引进新作物品种,尝试新种植技术,为柳树泉农场发展辛勤付出。
后来,姜存礼在农场办公室工作,负责落实政策等事务。尽管工作复杂棘手,他始终坚守原则,按政策办事,积极参与柳树泉农场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职工生活改善。
坚守初心:党员的责任与奉献
1965年入党的姜存礼,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将为人民服务宗旨贯穿一生。在职时,他担任过农场会计、党办、行办和纪委主任等职,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为农场发展贡献力量。退休后,他也闲不住。2011年6月退休时,他担任老年党支部书记,当时条件简陋,没有桌子凳子,他从学校拉来旧桌椅修理;没有活动经费,他自掏腰包买材料;卫生没人打扫,他组织老党员排班清扫。
在他努力下,老年党支部成为温暖的大家庭,老人们在这里学习娱乐,发挥余热。他因工作出色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现在,虽因腰部手术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但他仍关心柳树泉农场发展,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为柳树泉农场的建设建言献策。他常说:“我是党员,只要身体允许,就应为团场做点事。”
团场新貌: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姜存礼说,如今的柳树泉农场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经济作物以葡萄为主,种植品种不断改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发展中仍有问题,如葡萄干加工和销售渠道有待完善,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市场竞争力弱;缺水问题依旧制约农场发展,灌溉用水成本增加,给职工带来经济负担;农场旅游资源丰富,有白杨沟佛寺、雁不拉古墓、九龙树、坎儿井等,但因管理和资金等问题,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业发展缓慢。
面对这些问题,姜存礼建议加强葡萄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品质和产量;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葡萄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投入,修缮古迹,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游客。
展望未来: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听完老人的讲述,我们仿佛穿越时光,看到了柳树泉农场几代人的奋斗历程。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先辈们的汗水;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他们的坚韧与奉献。在艰苦岁月里,他们以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在戈壁荒滩上建起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如今,时代将发展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柳树泉农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柳树泉农场的明天会更美好!
来源 | 柳树泉农场团委 王梓宇
编辑 | 王溥庆
初审 | 玛依努尔
二审 | 陈晨
终审 | 吕雅琴
投稿 | dssstw25655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