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落后产业?马可波罗的可持续性从何而来

财富   2025-01-10 10:47   广东  

在东莞市享负盛名的东莞迎宾馆内,一眼便能望见一幅长13.6米、宽3.4米的巨型陶瓷艺术壁画。



这幅名为《印象莞邑》的壁画内不仅有东莞的风景名胜,山水人文和特产,还有走街串巷的小贩、形态各异的居民以及来往不断地货船,让古代东莞繁华的贸易景象跃然纸上,颇有《清明上河图》的风格韵味。


这座融合了历史风情与现代艺术的作品,出自一家本地的建筑陶瓷企业——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由其文化陶瓷的工艺师们一笔笔手工雕刻而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建筑陶瓷要么是地上平平无奇的地砖,要么是屋顶一排排的瓦片,“耐用”“结实”就好,不承想还能承载如此精妙的文化意境。


而这只是市场对马可波罗的“误解”之一。


类似的质疑还有——“一块瓷砖而已,能有什么技术含量?”“建筑陶瓷是不是落后产能?”“传统产业,有没有高新技术?”


近日,面对这些质疑,马可波罗董事长黄建平作出了回答。


在其看来,建筑陶瓷是传统产业,但传统产业也有高新技术,传统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不是产业,是赋能产业的,包括信息化、自动化等要有应用场景,为各行各业服务赋能,特别是为制造业助力。一家企业的技术科技含量很强,但消费者不会完全因为科技水平而买单,消费者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性能、品质以及品牌价值等一系列因素。”科技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只有落地转化,才能发挥出科技成果的应有价值,不能为了科技而科技。而传统行业,因其转型升级的必要,先天就是科技创新落地的合适应用场景,传统行业借高科技助力,高科技为传统行业赋能,传统行业也能在新的时代顺应时代潮流获得全新价值,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传统产业≠落后产业


那么,一方寻常的瓷砖,到底有多少“高新技术”的存在?


一般来说,陶瓷产品的生产从原料端到成品入库,有近二十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节点是原料制备、压制成型、施釉印花和高温烧制。


以压制成型、施釉印花为例,其中就涉及到大规格成型、喷墨打印等工艺。


据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馆长朱红宇回忆,在他1999年刚进入建陶行业时,普遍采用的是平板丝网印花机。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公司引入了国外的胶辊印花机,后者可以实现连续式印刷,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但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水平不断突破,中国的印花技术突飞猛进,马可波罗建立以强链、补链为目的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研发模式,共同承担和开展建陶制造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研发。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及与供应商合作,目前马可波罗已全生产线装备了3D喷墨打印机,采用无接触式的凌空喷射印刷方式,生产效率再度成倍提升。并自主研发了白墨水、隐形墨水、防滑墨水等市场差异化功能墨水,形成了技术壁垒,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摆脱了对进口墨水的依赖。


在开发、应用新工艺的同时,马可波罗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也成效显著。


“在我们最新建设的智能工厂,从近1000米的生产线上看过去,只有三个工人。”马可波罗一名高管说道。


目前,马可波罗还致力于通过结合数码喷釉设备和数码喷粉 (干粒)设备的趋势,将全数码施釉线变成现实,此举不仅能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占地面积,还能大幅提高产品内在品质和表面装饰效果。


从核心技术储备看,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主要专利811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71项。


在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储备上,较典型的如曲面岩板技术,就像“曲面屏”之于面板厂商,这款完全由马可波罗自研的技术,可使不同厚度、不同花色的岩板弯曲成不同半径的曲面,且任意弯曲造型均可实现连纹拼接,让陶瓷岩板深入到泛家居领域,大大拓展了应用范围。


目前,马可波罗是行业首家能够实现量产曲面陶瓷岩板的企业。


当然,要说起最“颠覆”市场印象的高新技术,那一定包括马可波罗的绿色低碳技术。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建筑陶瓷这一行业,有着传统、低端的固有认知。


而实际上,马可波罗早在2007年就实施“煤改气”,率先在行业内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2019年开始,公司又大力推行光伏发电,在江西丰城生产基地建成了建陶行业规模领先的屋面光伏发电站为其供电,装机容量超100MW,自2019年9月逐步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超4亿度。同时,其还开发了多项资源综合再利用的技术,将城建固废资源和工地泥(砂)等用于瓷质砖工业化生产,实现资源清洁循环利用。


目前,马可波罗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绿色低碳技术,已形成核心发明专利26件,获科技成果12项,其中4项科技成果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


“马可波罗所在的陶瓷行业尽管属于传统产业,但它的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是契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华南一名资深的市场人士指出。



“周期”低谷,蕴蓄机遇


建筑陶瓷另一个被市场质疑的点,在于行业周期。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建筑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建筑陶瓷也受到了影响。


报告期内,马可波罗业绩出现了一定的波动。2021—2024年6月,马可波罗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和36.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 亿元、13.53 亿元和7.11亿元。


近年来,在很多IPO从业者眼中,都有一个“赶考窗口期”,即在行业迈向新一轮上行周期时火速IPO,以寻求更高的发行成功率与市场估值。


但事实上,要验证一家公司的价值,往往看的是其在“低谷期”的表现。穿越周期才是价值投资的正道。近年来,监管层也注意到了行业周期对于企业的影响,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业绩的短期波动,早已不是衡量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


“近年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等影响,IPO企业难免会出现业绩波动。从IPO项目审核实践来看,交易所主要聚焦发行人的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如果是受行业影响,企业需要说明收入、利润变动情况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情况是否基本一致。未来能影响业绩不确定性的因素是否已经消除等。”华南一名资深的投行部人士表示。


细究马可波罗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与行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并且虽处下行周期,整体业绩明显超越同行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2022 年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平均营收金额分别为 3.30 亿元、3.25 亿元,而马可波罗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马可波罗在营业收入、净利润、产量和销量等经营指标上均超过了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大道至简,不管是人的成长、还是企业的成长,抑或是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穿越各个时期的周期,只有在经历过大的危机和考验后,还能屹立不倒的企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百年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宏观政策频频发力,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些积极的变化已经发生。


可持续性从何而来?


马可波罗的业绩确定性和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究竟从何而来呢?


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行业整合所带来的“马太效应”。


目前,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集中度较低,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单家企业市场份额不超过5%。


而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的大背景下,行业正在加快出清。


根据德邦研究所研报,我国规模以上建陶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1402家下降至2023年的1022家,下降了27.10%。但2021-2023年,几家头部建陶企业中,马可波罗、东鹏控股、蒙娜丽莎以产量为口径的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或反映了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


2018-202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榜单也显示,马可波罗、蒙娜丽莎、欧神诺分别占据前三的位置,东鹏稳定在前六名之内,这四家企业的首选率总和在五年内从64%上升到了71%。


不过,从绝对值来看,截至2023年底,四家头部企业合计市占率仍不足9%。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进一步加速整合,龙头市占率提升空间依旧可观。


其二,从市场需求来看,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进存量房二次装修、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类公共建筑装修等,为建筑陶瓷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已累计开工16.7万个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我国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37万个,到2023年底我国累计开工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已达22.11万个。


2024年4月,商务部等14部门还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以扩大存量房装修改造为切入点,推动家装厨卫消费品换新,促进智能家居消费,持续释放家居消费潜力。


其三,从技术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陶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对于部分优质头部企业来讲,有望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获得机遇。


正如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所指,建筑陶瓷这一传统制造业同时面临低端产能供给过剩和高端产能供给不足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支持这个行业中较高质量企业发挥从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


同为家装产业链的一环,家电产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也因为与地产的高度绑定受到质疑。但在当前的市场中,投资人绝不会将龙头美的集团简单归类为“传统产业”,也绝对不会因为家电市场进入“存量博弈”,而忽视美的价值与竞争力。


市场人士认为,家电龙头“穿越周期”的过程,将为建筑陶瓷产业提供借鉴。比如美的对于出海的重视,以及对外延式并购工具的运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的就踏上了出海征程,并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球创新体系。在过去几年,美的集团又先后通过收购日本东芝白电业务、意大利中央空调Clivet,推动了其海外自有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突破发展。2013—2023年,美的集团的海外业务营收规模从450亿元增长至1509亿元,增长超3倍。


事实上,马可波罗也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2015年4月,马可波罗瓷砖正式启动美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17年4 月,美国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顺利投产。


“放眼全球市场来说,中国的建筑陶瓷,还不算是世界品牌、国际品牌。我们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就是去美国建厂,希望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与全球顶尖品牌直接竞争,当我们能在美国市场与不同国家的品牌同台竞技时,才能获取成就世界品牌的底气。”黄建平说道。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决策需自甘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权威、专业、深度、有趣!用经济思维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