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最令人讨厌的说话方式:习惯性反问

文化   2024-11-08 20:20   安徽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muye

软舌无骨,却能碎心。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微博上曾有一个讨论:说话时,最令人反感的语气是什么?

毫无悬念排在第一的是,反问语气。

心理学上也说,反问是攻击性最强,最容易伤害、得罪人的语气。

为什么反问语气如此伤人呢?

因为它通常包含着两层意思:否定+贬低

一句带有情绪的反问,言下之意是:你不仅错了,还很无知和愚蠢。

人际交往中,习惯性反问是我见过最令人讨厌的说话方式。

01

一位负责财务的网友,晒出了她和老板的聊天截图。


看完上面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是不是浑身难受,好像有一股无名的怒火压在胸口,让人极度无语又暴躁?

这种反问虽然落刀不见血,但刀刀致命。

弗洛伊德说:也许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讲话方式不妥,可有些语言确实能给别人带来痛苦。

明明一个简单的答案就能结束对话,却非得带着轻视和不耐烦,用反问句来噎人。

习惯性反问,是一种有毒的沟通,也是一种无效沟通。

一开口就是讽刺和打击,只会让人失去沟通的欲望。

作家海明威在早期创作中,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有自信。

于是,他经常把作品拿给评论家朋友浏览,希望对方能给出一些诚恳的建议。

结果每次都遭到对方反问式的质疑:“你这样的写法也能叫文学?”

朋友的反应深深刺痛了海明威,让他陷入了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一度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

德国作家海涅说过这样一段话:

“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

人与人相处,少用怼人的反问句,多用平静的陈述句。

前者让人觉得你有抵触情绪,后者让人觉得你在心平气和地好好说话。

毕竟,沟通的艺术,在于倾听、理解和尊重。

多用肯定句,慎用反问句,沟通舒展了,人际关系也就和谐了。


02

情感作家赵越分享过一段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对话。

一日,妻子正在厨房做饭。

丈夫准备出门应酬,在卧室翻箱倒柜找领带,找了很久,未果。

丈夫开口问妻子:“你看到我那条蓝色领带了吗?”

妻子回答说:“你家很大么,柜子里面不会找吗?”

“我要是能找到,我会问你吗?”

“难道你没长眼睛吗?”

“难道帮我个忙,你会少块肉吗?”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对话都会忍不住笑出声,但仔细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不经常也是这样和亲人对话的吗?

这些反问,看似无心,实则伤人。

反问多了,伤害就多了,关系就远了。

很早以前,我在一本杂志中也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丈夫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应酬到很晚。

一天深夜,丈夫一身酒气地从外面回来。

妻子见状,面色不悦地质问丈夫:这么晚才回来,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

丈夫听到这话,心里也很委屈,自己辛苦工作是为了家庭,又不是跑出去鬼混。

因此,两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妻子的真实意图,是希望丈夫能重视家庭,多抽点时间出来陪陪她。

但她使用反问语气让丈夫感受到了指责和不满,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冲突。

相反,如果妻子换一种表达方式,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或许这场矛盾完全可以避免。

毕竟这世上,没有人喜欢被他人否定、质疑、逼问和冒犯。

人和人之间,好好说话,尽量别用“带刺”而又具有“攻击性”的反问语气。

懂得尊重别人,照顾他人的内心感受,这段关系才能越变越好。


03

《关键对话》一书中写道:

“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而导致的。”

做有效、良好的沟通,把你的攻击性收起来,这个世界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博主@珮鸣分享说,多年前,他买了新车,因为技术太菜,所以拉朋友做陪练。

直线行驶和变道的时候,他开得都挺好的,唯独倒车入库,始终停不好。

有朋友就很着急,在一旁吐槽说:你怎么这么笨?每次都在卡在这,太笨了。


他知道朋友是开玩笑的并没有恶意,但听得多了,内心难免还是会感到失落。


可有一位朋友却不一样,他虽然表面上也很着急,但嘴上却说:


“你这样,我们怎么放心你开车上路,你这水平开车出去,我们不得担心死。”


这句话任谁听了心里都是暖暖的。


同样都是说话,有些人,开口的那一刻就输了;有些人,开口的那一刻就赢了。


所以啊,说话的方式真的很重要。


软舌无骨,却能碎心。


如果你真的关心一个人,那就请心平气和地好好说话。


作家房国晨认识一对夫妻,两人都是急脾气,以前经常吵架,后来竟然成了模范夫妻。


有一次,房国晨受邀前去做客。


男的是厨房小白,他准备炒一个醋熘白菜,切好白菜,发现没醋了,在厨房喊:“媳妇,是不是不能用酱油代替醋啊?


房国晨一听这问题就笑了。


没想到朋友的妻子却认真地回应:“太对了,不能。”


朋友的妻子对房国晨说:


“你别笑,以前他要是问我这种问题,我肯定怼他‘废话,你没脑子吗’然后我们就会吵起来。”


后来两个人吵完冷静下来,发现真没什么深仇大恨,大多是话赶话导致的生气。


于是,他们约法三章,谁也不能用反问句回答问题,要允许对方犯傻,包容彼此的毛病。


我特别赞成一个观点:除非你是为了复仇或激怒对方,否则轻易不要使用反问句。


说话,反映了性格;语气,透露了内心。


当你能做到出口不使用坏语气,就可以避免一半的沟通麻烦。


还可以使自己的形象、教养、亲和力、说服力至少提升一倍。

看过一张寓意深刻的图片:说话之前,请确保大脑已经连接。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图中那个人一样,讲话之前不假思索,任由话语脱口而出。


后果往往是,让别人难堪,也折损了自己的颜面。


一个人有再漂亮的外表,再高的学识,再聪明的头脑,但若是一出口就伤人,再美好的品质也会被掩盖。


从今天开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反问句伤人。


开口之前先停顿三秒,留出思考的时间,看看里面有多少是反问句。


好好说话,真的没有那么难。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