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阳泉,你会想到什么?是泉水荡漾的太行山城?还是关山重重的晋东门户?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还是写满故事的“中共创建第一城”?
你是否好奇,这个山西面积最小的设区市,因何能诞生出宇宙级别的《三体》世界?这座由火车拉来、建市不足百年的城市,为何能跻身全国“数智新城”的第一方阵?
今天,跟着《人说山西好地名》一起解锁阳泉,这个既充满诗意,又科技感十足的地名故事......
阳泉,因“泉”而名
打开山西地图,阳泉,像一幅悬挂在山西中东部的立轴山水画。
她背靠系舟山,南邻晋中市,东倚太行,西接太原,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是京津塘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距离太原石家庄两座省会城市均为100公里的独特位置,让她成为连接晋冀两省的三晋东大门。
贯穿东西的桃河水如母亲般滋润着每一寸土地,自北而来的太行山则像父亲般呵护她茁壮成长。山环水绕、物华天宝,在阳泉,大自然的小确幸随处可见。
阳泉,古称“漾泉”。这个地名源自于今天阳泉市境内大阳泉村当中的五眼泉水,因其终年涌漾,泽润一方,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做“漾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慢慢演变成了“阳泉”。
有情、有义、有担当
阳泉,历史感拉满!
阳泉像是一位拥有童颜的老者,虽然说建市历史不过百年,但论起资历来,全国大多数的城市,可能都得甘拜下风……这里是赵氏孤儿的发源地;是春秋时期仇犹古国的所在地;这里是万里长城上唯一以女性命名的关隘;也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
“缘起平潭”
——藏山、盂县、平潭古城
这是26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位身负重伤、怀抱婴儿的人,被追兵追到一座山下。见这里山高林密,山路崎岖,便一头扎进大山,最终躲过追杀。
这个人叫程婴,他舍命救下的婴儿叫赵武,是晋国赵家的遗孤。在程婴的悉心教导下,赵武茁壮成长。15年后重回晋国,并成为赵氏的第四位宗主。那座他曾经藏匿的山因此得名藏山,周围的地名如藏山村、大围村、慌鞍岭、宝剑沟等,都与这段赵氏孤儿的故事紧密相连。
在赵武重返晋国几年后,他长大的藏山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盂县一带,迎来了一个叫作白狄的游牧民族部落,见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崎岖,易守难攻,是建国安邦的理想地,于是便决定在此修筑城池,并把国号定为“仇狄”,于是,阳泉地区最早的方国政权出现了。
此地便是盂县,也是春秋时期仇犹古国的所在地,战国时,这里叫作原仇县;隋朝时,因县城附近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像“盂”而改名为盂县。2500多年前,人们就是在这里农耕稼穑,冶铁铸造,虽然当时的方国虽小,却也丰衣足食,其乐融融。
然而,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时代,弱小国家的自保之路异常艰难。仇犹国与晋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后不久,晋国便按捺不住侵略的野心,用献钟为诱饵,诱导仇犹修建车,最终,这个仅建国百年的小国,在晋国的铁蹄下覆灭了。此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也开创了山西地区民族融合的先例。
谈及阳泉的古老,不得不提到阳泉人常说的“古城”。
2500多年前,赵武的孙子赵简子在晋阳城竣工后,又将目光转向东面的太行山。他计划在太行山腹地的战略要地修建城池,以占据进攻河北平原的优势。于是,他在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附近建起了另一座城——平潭古城。此后,这座平潭城成为了“东出太行”的咽喉,有着“南下邯郸,平定天下”的战略意义。
赵简子在为自己家族发奋图强时,还不经意间翻开了阳泉这座城市的扉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赵简子练大军的教场叫作平潭街、东营盘、西营盘等;把曾因两军交战血流成河的古城护城河,称为洪城河;把当年赵简子赏赐扁鹊的地方,叫作鹊山村,而这里也是平定城的前身。
“关山驿道”
——娘子关、平定县、柏井村
平潭古城建好后,一时间成为太行山区的“热门打卡地”。于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古城附近的区域内,一座座军事重镇和一条条军商民共用的驿道,开始纷纷出现......
娘子关,万里长城上唯一以女性命名的关隘。它扼守着山西与河北的通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1300多年前的苇泽关(娘子关),迎来了一位满身戎装的女将军,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相传,当时刘黑闼向娘子关发起大举进攻,平阳公主凭险死守,但兵力不足,情势十分危急。一天,她无意间看到了远处金晃晃的谷子地,心生一计,下令立即收割谷子熬出大量米汤,并乘夜将米汤全都倒进娘子关前的壕沟中。次日,敌军误以为米汤是马尿,又见关上战鼓雷动,误以为援兵已至,遂撤军,这便是“米汤退敌”的故事。
这位平阳公主似乎具有天生的军事才能,她率领手下的军队纪律严明,所向披靡,战斗值满满,被老百姓称为“娘子军”,苇泽关也因平阳公主而改名为“娘子关”。
娘子关的履历足够精彩,而它脚下这片叫做平定的地方,也是故事满满。
回溯至宋朝初期,赵匡胤在接连灭了9个割据政权后,北汉成了最后的卧榻之国。但在接连两次无功而返后,赵匡胤抱憾去世。继任的赵光义于977年选择在今天的平定一带建立了平定军,开始了第三次讨伐之旅。两年后,北汉投降,北宋完成统一,平定之名也因此而来。
“红色山城”
——阳泉站、七亘村、狮脑山
在一条条商业驿道和丰富煤铁资源的加持下,阳泉在清末已经成为晋东的经济中枢。而一条铁路的开通,让这里正式以“阳泉”的名义,走上了历史舞台。
1906年,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正式开通。由于最初将车站设在了大阳泉、小阳泉村附近,遂定名阳泉站,随后人员不断聚集,货栈、饭店等相关商业与服务业迅速发展。阳泉也由一个小车站逐渐发展为集镇,逐步走上中国近代发展和革命斗争的前台。
就在正太铁路竣工的同时,阳泉地区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山西保矿运动。1897年,英国“福公司”与山西商务局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以白银200万两攫取了平定、盂县等地60年的煤矿开采和冶铁权。1905年,该公司来到平定禁止民间采煤,引起民众抵制。一场以争矿、保矿权的运动首先在阳泉矿区引起,并迅速在全国爆发。
保矿运动揭开了阳泉人民反抗外国殖民者的序幕,而当时间来到抗日战争时期,阳泉又以铁血担当,成为山西抗战的主战场之一。位于太行山深处的七亘村,因四面环山、七条通道而得名,别看它只是个700多人的小村子,但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在七亘村两次设伏,成功击退日军辎重部队。此后八路军运用七亘“重叠待伏”的经验连续多次成功伏击日军,对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大作用。
而在阳泉狮脑山,8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在此打响。1940年,为粉碎日军侵略阴谋,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阳泉位于正太铁路中段,狮脑山是阳泉制高点。8月20日晚,八路军向狮脑山发起冲锋,血战七昼夜,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全面胜利立下首功。
新阳泉,
创造力十足的“科幻之城”!
图源:阳泉广播电视台《城起·1947——乌金传奇》
▲原娘子关发电厂
图源:平定县融媒
▲三体墙绘
图源:平定县融媒
无论是“重工业城市”阳泉,还是“数智新城”阳泉,又或是“科幻之城”阳泉……这里似乎从不缺想象力,也从不缺创造力。每一个惊艳瞬间,都是这座城市想象力肆意发挥的过程,也是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过程。每一次想象力的发挥,都创造出阳泉更大的可能,赋予它新的城市名片!
监制:冯 清
责编:赵春仙
编辑:刘 萌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