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资转型:深度基本面,从做Beta到做绝对Alpha

文摘   2024-09-30 15:10   安徽  

摘要:科技公司AI转型后,产业中的人想法比投资人超前很多。


本文由配置实战iPortfolio原创

本期「配置实战iPortfolio」,我们和周默聊了聊从大厂产品经理到二级科技投资人的经历,以及对科技大厂的洞投资察。在2018年前后,中国迎来了一波科技公司的上市潮,同时互联网大厂也集中为投资机构输送了一批人才,而在政策、市场、技术变革之后,这批投资人,正在经历新的转型。


本期参与讨论的嘉宾周默,是「共识粉碎机」创始人,业务包括AI与美股相关的投研咨询,以及大模型落地转型。他曾在美元对冲基金Prime Capital从事多年的TMT、科技股投资。进入对冲基金前,周默在领英(后被微软收购)与腾讯从事战略投资、产品运营等工作。


以下是对本期对话内容(有删节,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D=Deyang,配置实战iPortfolio主播

M=Mason,配置实战iPortfolio主播

Z=周默,共识粉碎机创始人


 

1.认识嘉宾:为什么从大厂去对冲基金


D:2018年为什从大厂产品经理转型去对冲基金


Z:1)2018年算是中概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小高峰,中概互联网公司上市潮开启了,以“视频三傻”爱奇艺、虎牙、B站为代表,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它们能涨这么多,不知道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要用P/S,而不是P/E来估值。


2)很多做科技股的基金,找了很多互联网行业里的人来做投资。资本市场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在2018年看比较新的to C模式的公司,像美团、拼多多,玩法与阿里、腾讯、携程等上一代公司不一样,因此大家希望从行业里找人来看。当时的腾讯、字节给投资行业输送了很多人。


D:微信渗透率提升,是造就2018年这批公司的原因吗?


Z:微信生态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的爆发。还有微信支付“九宫格”的开通,给大家带来很多流量。微信生态改变了支付体系,养活了很多支付和信贷场景相关的公司。那个时间点很像科技公司的技术扩散的感觉。互联网运营人才也在2016、2017年集中扩散。


M:那时候“增长黑客”这个职业在美国和中国都很火,而且领英当时在中国做增长的都是互联网行业里最核心的人才。


Z:增长黑客在中国,比美国的厉害多了。1)美国公司的增长黑客停留在发匿名邮件、广告邮件的阶段,但中国的玩法已经层出不穷。


2)当时是中国互联网C端产品、运营的一个爆发期,也是很多公司开启商业化的时期。回看虎牙、B站,都是强运营的公司。B站刚上市那会,同时期的长视频、中视频、短视频平台都在2016-2017年集中开始做商业化。商业化之前是做产品、做用户的阶段,开始商业化以后公司就有上市机会了。


3)大家会在商业化空间较大的时机上市,利于上市后的股价。大家考虑上市的时候会预估一下公司上市后的收入、利润的ramp-up(上升)曲线。如果一开始上市就预期打满,后期股价维护也不容易。


M:五源资本Fisher张斐曾经说过,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许再回去一次,就不会走当时的路。这个观点你怎么看?一些产品爆发了,但另一些却没有,背后原因有多大程度归结于运气?


Z:有很多结构化的因素。我做腾讯微视的时候感受很深。可以复盘一下微视为何没能跑赢快手和抖音:


1)2017年我们启动微视的项目,当时有一个窗口期,快手因为未成年早孕妈妈事件被停止了一个月的投放,抖音抓住了这个流量窗口期。我们看到了但没抓住。


2)短视频的启动门槛远高于上一代互联网产品。大公司有很多组织上的问题,做短视频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像早期的互联网产品,冷启动时要求不高,比如快手早期是从GIF应用起步的。


技术:作为微视的第一个推荐算法产品经理,之前没有相关经验,调研了各公司的推荐算法策略,发现抖音的数据标注后台系统和算法推荐环节非常智能和强大,他们50个人的数据标注团队能完成我们500个人的工作量


人才:我们找不到短视频推荐算法的人。QQ体系的图文推荐和短视频推荐完全是两个体系。但字节和快手的人不愿意过来。等我们自己把这些都搞明白了,也错过了窗口期。


内容:PGC到UGC变化期,没有意识到UGC的生态发展远超想象,当时没有给到UGC足够的优先级


D:从看不懂到来不及,这种情况会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Z:是的,微信加速了行业变化,2016年信息差被迅速消除。微信群真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16-2017年开始,信息通畅程度大大增加。



2.产品运营经验为投资带来更精准预判,但又容易忽略beta变化


M:转型到对冲基金,产品经理的经验带来哪些优势


Z:我刚去对冲基金的时候,很多精力放在了直播和内容相关的公司,其实光看用户数、ARPU等数据你没有办法理解公司的变化。ARPU值在平台的一些处理机制刺激下可以在几个季度都翻倍,而不是由于自然增长。这些可能只有你在做互联网行业才会非常清楚。


1)这里有一个直播平台运营策略影响平台收入波动的案例(周默的《杠杆是互联网的毒药还是解药》对此有详细分析):


  • 直播的商业化分成了几个阶段:


  • 当直播平台做到最后阶段的转盘抽奖,每做一次都是商业化向前迈一大台阶。因为转盘是敏感高的杠杆生意,很多运营指标的调整对整个流水的影响都很大。


  • 转盘所有要素都具备后,平台就会催生出一个中间商角色,或者叫军火商。中间商以4-6折的价格从抽中大奖的用户手中收购礼物的送礼权,然后要求用户将礼物刷给指定的主播。


  • 有了上述地下交易模式,公会可以用5倍的杠杆撬动起平台流水:


所以上了转盘以后,平台流水会直线飙升,在年终盛典的引爆下,一天流水可以从原先的1000万扩大到上转盘后的1亿。


2)在投资中熟悉这个规律后,可以很快对所有公司定性。例如当斗鱼刚开始做公会化转型,你就知道它处于商业化中间阶段,是一个买入时机。公会自刷一定可以把流水指数级地拉动起来,后面商业化提升会非常快。


3)同样地,如果有很强的运营经验,在前沿指标中就能提早发现互联网公司的增长到顶的信号。直播公司的商业化环节中,如果一家公司已经使用了转盘抽奖这个最后的子弹,转盘带动的流水占比很高,达到整个流水的的30%-40%,我们可以判断公司处于竭泽而渔的状态,后面也不太容易做用户增长了。公司此时只有风险,很难有上升空间。其实这就是2021年大部分直播公司的状况。


M:产品经理做投资有何劣势?


Z:当你在行业里面待长了,对一些公司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别人,就容易“头铁”。这里有一个反面的投资案例——声网(API.US):


1)我买声网的时候很便宜,二三十美元,买入以后大概过了一个月股价涨到100美元。买入的原因是教育体系对声音API的定价跟别的行业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做小班网课的机构,ARPU值比其他行业的客户高很多。因为小班课需要使用多路RTC解决方案,对声音质量、低时延要求很高。一旦教育行业客户数增加5%,对整体收入增速的拉动可能达20%。后来,语音社交平台Clubhouse也爆发了,Clubhouse使用的正是声网的技术,还推出了不少新产品。再结合股价的反身性,我当时会觉得买对了。


2)钻研太深可能会忽略beta大的变化。就在Clubhouse上线几个月后,K12教育行业出了一系列“双减政策”,其实此后教育、教培领域在资本市场的逻辑就变了。但由于我们对行业非常了解,会觉得教育领域还有很多重新再做的机会,比如素质教育、海外教育等,这些机会可以把公司的alpha给“补回来”。然而遇到行业beta不再的时候,你会发现泥沙俱下,一旦丢掉最优质的客户,在其余质量不高的客户中,公司面临的竞争也在加剧。如果从beta的角度判断,遇到政策转向,就应该尽快卖出股票。


3.互联网投资圈的那些花儿:从中概科技股、SaaS,再到AI


M:2021年互联网行业中概股发生剧变,这些中概股的二级市场投资人后来有哪些转变?


Z:变化非常大,2018到2021年整个中概科技股大的beta在的时候挺好赚钱的,但从2021年起,不少科技公司跌了90%,有的甚至更多。行业里的人有几个选择:


1)继续投资中国科技股,但做beta很难赚钱。要么找到绝对alpha,要么做beta,把最好的几个大公司找出来,比如之前的美团、拼多多,今年可能是腾讯、携程,但这些大公司的投资也很难做,它们经历了很多次narrative的转变。


2)一些同行朋友开始看规模小一些的公司,包括泡泡玛特(9992.HK)、大健云仓(GCT.US)、京东物流(2618.HK)等。前两年还有一些朋友转型看工业和先进制造。


3)也有很多人做了美股投资,从美股互联网或SaaS开始看;去年开始转型美股的基本是看“科技七巨头”和AI的。美股投资的心理压力要小一些,从公司主业务的壁垒上考虑就可以了,而中概股的很多问题是源于公司没有特别明确的壁垒了,股价波动很多时候变成了季度博弈。


M:转型之后的投资方法有什么变化?


Z:1)2018年以前,深度基本面投资容易赚钱。当时信息传播速度没有那么快,对于A股和中概股,把公司研究到90分就能赚大钱。


2)2017到2018年开始有了第一次变化,所有人都在用微信群交流,信息反馈到股价上的速度变得非常快。三个人一个小群,如果每个人都懂到60分的程度,在群里商量一下大家就都有90分了,甚至不需要等到懂90分程度,普遍研究到70分的时候,公司股价已经开始涨了。等你研究到90分再交易,你就变成接盘者了。一旦有新的信息产生,市场就有变化。


3)另一个变化发生在最近,去年开始,你会发现很多科技公司的业绩开始“抽象”。以前我们还是以运营策略、产品改动、市场人群等因素去看科技股,现在不是这样。2023年,扎克伯格说用AI改造Meta的推荐系统,一开始还没人信,或者不会觉得AI会对Meta业绩产生太大影响。但他讲了两年以后,我们发现AI对它系统的改造是有帮助的。


4)做二级投资的人,都要开始研究AI。大型科技公司,如果每年AI能做出3到4个点的业绩贡献,就能支持公司再发展5年。这要求投资人有一种长久期的投资逻辑和对前沿领域周期的认知。另外,其实传统企业也要用很大精力去研究AI,因为就像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一样,AI给各个行业会带来系统性改变。


M:现在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渠道?信息获取方面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Z:1)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大的判断,这决定你看信息的角度。作为一个中国的投资人,你会发现中国和美国VC圈的观点有差异。中国VC投资人普遍关心的是AI在不同场景的to C应用,不需要再投入高额Capex;美国VC圈现在强调的是AI大模型的scale up,更关心to B场景。这些不同是由于双方的应用场景、受众和手上的子弹都不一样。


2)现在信息流动渠道很发达,公众号、社群让同行之间沟通很紧密,与以前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现在一定要和产业中的人沟通,产业的成果会积累成运营的结果,在一定时间后会反映在公司股价上。产业中的人想法比投资人超前很多。

D:如果排序的话,哪种信息源你打分最高?


Z:1)来自产业的信息源是排第一位的,因为是一线的信息,但可遇不可求。


2)专家调研纪要,质量也很高。我们每个月也会做出50-100份关于AI方面的专家调研纪要。但是各个调研的信息源的可靠度有时是不可控的。不过看长了你会识别出哪些更加接近真实,哪些有偏差。


3)前两种信息源是能从中找到alpha的。第三种是处于行业中的、了解投资信息中关键节点的KOL。其实AI投资人关心的普遍问题就是这几个:Scaling laws会不会失效、卡是不是买多了、GPT5是不是出不来......KOL作为一些信息汇聚的节点,你跟他们讨论会有收获。


M:参加WhatIf季度会有什么感受?

Z:WhatIf季度会质量很高。首先有丰富的前期准备工作,会让我们了解每个月要关注的主题和细分话题,而且WhatIf能找到每个主题领域做得最好的人分享,大家也愿意为分享做一定时间的准备。另外还会给我们一些跟产业交流的机会,非常宝贵。


D:这里面有哪些印象最深刻的观点?


Z:1)WhatIf很早就观察到了AI在硬件上scaling up的趋势;最近还看到了模型训练上的重点的切换,以前更关注pre-trained模型,现在更关注post-training,其实这些变化对投资的narrative会有些影响。


2)WhatIf在宏观上也有很好的判断。近三年,降息、通胀、滞胀和衰退等宏观因素已经博弈过很多次,一次次的会议交流能在宏观交易的主题变化、方向上给我们很多启发。



4. 科技巨头如何在AI转型中反超,其他公司怎么走


M:二级市场科技股投资正在转型,互联网公司本身也在转型,这一点你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Z:转型对组织架构和业务要求非常高。有两个案例:


1)微软的两次转型


  • 在公有云时代就经历第一次转型了。当时流传过一张图,微软几个主要部门包括Windows、Office和Cloud,每个部门拿着枪指向彼此,这种组织之间没法配合。萨提亚.纳德拉上任后做了一个转变,所有的KPI以云业务为主导,优先保证Azure云的发展,后来微软曾重返全球市值第一。


  • 第二次到了AI战略转型,首先是投资了OpenAI,还充分放权。甚至在2023年内部特别缺显卡的时候,卡都是先给OpenAI的。Office部门需要经审批同意才能用卡。组织架构做了一次变化。


  • 微软收购Inflection AI后,微软的团队和产品又来了一次重组。Inflection AI的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成为了微软AI集团的CEO,开始重组Bing、Copilot、Edge等产品。

    ——AI时代数据格式变化,很多产品需要重建,组织架构也进一步面临调整。开放API意味着每个部门无法单打独斗,而且需要懂大模型的人来指导做产品,而不是做产品的人去学API怎么用。同时,Office、Windows系统等一系列产品都要重构,如果不重构,很多老的数据AI调用不了。老的数据不是for AI的,而是for GUI。


2)Meta在本轮AI转型中反超


  • Meta率先买了很多GPU,去找使用场景。最好的场景就是短视频。Meta早期在短视频方面落后于TikTok,但换了GPU以后,Meta反超了。原来的推荐算法系统中,Meta的精排环节的算力参数比TikTok小了一个量级,而精排是推荐系统排序环节中最消耗算力的一环。后来有了GPU,Meta运算效率提高,做了更大的模型,推荐效果也变好了。


  • GPU比CPU的性价比更高。原来的CPU场景并不能支持它做更大的模型。现在跑通这一个GPU用例,Meta就可以看到GPU的ROI到底怎样。在GPU改变推荐算法的这一场景里,ROI甚至大于2,意味着投入1块钱GPU和集成成本,至少能带来2块钱收入。


  • 当Meta比同行更早地发现推荐算法中的Scaling law,它就有把握做更大的投入。Scaling law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让你可以量化每一份Capex(资本支出)投入到底能带来多少收益而大家担心scaling law失效的原因就是怕大额投入后没有足够的回报。所以Meta从推荐算法开始,到AI素材,到自动化投放等,用AI改变每个部门。


  • Meta将GPU的Capex(资本支出)人的Opex(运营支出)放在一个池子里定预算。因为科技已经可以带来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了。


M:最近硅谷的很多新型收购案也是这样,公司为了目标公司中的核心人才,被迫以高价进行了收购。


Z:对,大多数这样的人才是挖不走的。这也是中小公司做AI越来越难的原因,AI人才太贵且不愿意流动。大公司这方面优势很大。


M:那么当下的AI生态对创业公司是好还是不好?


Z:创业公司所处的位置其实还挺好。市值几十亿至几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处境反而没那么好。它们不算特别大的公司,没法开到那么高的薪酬package,没法一下投入几亿美金。


1)AI对一站式(full-stack)产品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中型公司很难做,尤其是在软件行业微软正在“吃掉一切”,还包括RPA软件、会议软件、数据库等,它的每一次投入都是降为打击。从OpenAI、配套产品、人才和GPU,微软都具备了。但一个中台公司没法把产品链都补齐,只能绑定大公司做其中一环,但大公司自己就可以做了。这是行业现状。


2)创业公司在这个生态里比较中立,和大公司合作比较容易。而且由于它们有很强的被收购可能性,大公司有可能把创业公司当作潜在收购标的来进行合作。


3)做AI的人才了解自己的价值。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是,美国很多AI咨询公司,如埃森哲,招不到能做AI落地的人。它们有很多AI的咨询订单,但一直积压着没法变成收入。就是因为它们现在招不到人去做。因为这些人才很值钱,他们当然希望要么被大公司用很贵的package挖走,要么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如果被收购,他们就更值钱了。加入创业公司,他们可以对前期的package也许不会要求那么高,但对期权的要求很高。比如The Information报道说今年OpenAI预计要亏40亿美金,我认为其中有10亿美金应该是亏掉的期权,占比非常大。



5. 创业感受和信息源推荐


M:做「共识粉碎机」以来的感受是什么?


Z:最早做「共识粉碎机」时的文章都是写互联网公司的,去年初开始就做AI相关的话题了。通过做公众号以及社群,我认识到非常多产业里和投资圈的朋友,我们交流以后信息碰撞很厉害,可以同时听到来自中国、美国不同公司的观点。


我一直都会做讨论会的形式,每期邀请几个中国前沿的AI创业者或美国大公司的朋友和一些投资人,每次讨论AI对某个行业的改变。因为聚焦在细分领域,大家的讨论热度非常高,不同的话题可能在去年3月和今年3月得出的结论完全不一样,AI的进展太快了。


D:分享一下最近关注的内容?对于信息源和内容有什么推荐?


Z:首先打个广告,我的新书《大模型启示录》在9月份出版。新书主要会讲AI在很多垂直场景落地的案例。



我现在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播客、以及一二级投资人在推特上发表的观点。



|提到的部分公司和产品:

腾讯|微信|微视|脉脉|微软|爱奇艺|虎牙|B站|Meta|快手|字节跳动|抖音|YY|B站|斗鱼|陌陌|声网|Clubhouse|泡泡玛特|大健云仓|京东物流|埃森哲|Substack|拼多多|美团|携程


|提到的名词:

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技术扩散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项技术创新,除非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否则它将不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


|制作:王天天 文本编辑:罗宾 音乐:Suno AI

明亮公司
追踪新商业、好公司,提供一手情报与领先认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