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天,莆田这里要上演千年前的....

时事   2025-02-02 16:21   福建  


皂隶舞
是仙游民间
一种驱邪除妖的舞蹈
历史悠久

▼▼▼
“皂隶舞”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属于古代驱邪除妖的民间舞蹈,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

枫亭麟山宫皂隶舞源于秀郊龙腾宫的“皂隶舞”。其历史渊源可追溯于晚唐时期,形成于宋代。元末时里人林亨高中状元,秀郊村八班皂隶开始了大“舞”表演,让人惊叹不已,留下“出状元,舞皂隶”的传说。

清代后期,随着秀郊、荷珠、东林、铜鼎、沧溪、霞安等诸乡共同组建麟山宫,每年正月都会举行杨公太师绕境38乡巡安民俗活动,秀郊龙腾宫的“皂隶舞”随驾巡安开道,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令人望而敬畏,成为如今名闻八闽的麟山宫“皂隶舞”。

林炳兴,皂隶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时期跟老一辈皂隶舞表演艺人学习皂隶舞表演动作,参与皂隶舞表演四十余年。

麟山宫皂隶舞,由请牌、开道、收牌三部分组成,表演者顶插五色纸丝花,头戴各式狰狞獠牙面具,其动作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节奏鲜明、动作刚烈,舞姿粗犷豪放,动作简单质朴。


麟山宫“皂隶舞”经过代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和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1988年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来源:仙游广播电视台

编辑:林宇涵

更多资讯




点个在看!

莆田广播电视台
立足莆田本土,传递民生政策;直击新闻现场,把握新闻脉动;关注焦点新闻,盘点财经资讯;汇萃媒体精彩,笑谈社会趣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