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
生活美满,幸福绵长
记忆中的年味,是从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木版年画开始的。 腊月里,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年画摊前总是围满了人。灶王爷、财神爷、门神……一幅幅年画,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勾勒出人们心中最朴素的理想。
平遥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清时期,其独特的印刷和绘色技艺,展现了晋中地区浓厚的人文特色。年画内容以神祇文化为主,逐渐发展为神祇文化与欢乐吉祥并存的多元文化形式。每一幅年画都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健康长寿、子孙满堂。
非遗传承人简介
油花花
生活美满,幸福绵长
“民以食为天”,平遥的年味,自然也少不了美食的加持。 油花花,这款始于春秋时期的传统美食,以其酥脆香甜的口感,成为了平遥人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油花花形状多样,寓意丰富,佛手寓示平安吉祥,铜钱寓示财源广进……每一口,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非遗传承人简介
油茶
生活美满,幸福绵长
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是平遥人冬日里最温暖的慰藉。 油茶,这道传承千年的晋商养生保健饮品,以其香浓味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成为了平遥人过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一碗油茶下肚,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也温暖了游子的心。
平遥油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选用小麦面粉、芝麻、花生、核桃等天然食材,经过磨、焙、炒、烘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香气扑鼻的油茶粉。冲泡时,加入热水搅拌均匀,一碗浓香四溢的油茶便呈现在眼前。它见证了晋商走南闯北的辉煌历史,也承载着平遥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非遗传承人简介
剪纸
生活美满,幸福绵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剪纸,是平遥年味中最亮丽的一抹红色。 一把剪刀,一方红纸,剪出人生百态,也剪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龙凤呈祥、喜鹊登梅、榴开百籽……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平遥剪纸历史悠久,题材丰富,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也有反映民间生活的生动场景。剪纸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传递情感的艺术形式。每逢春节,平遥人都会将剪纸贴在窗户、门楣上,寓意辞旧迎新、祈福纳祥。
非遗传承人简介
侯全英(图右),是平遥聚泰剪纸世家第六代传人,从事剪纸艺术五十多年,2013年被文化部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任山西省剪纸协会常务理事。侯全英出生剪纸世家,从小跟着长辈学习剪纸,并将自己的子女都引上了继承传统的道路,并将手中的技艺同国家、民族相联系,创作了不少新时代的作品。老人还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等剪纸节目的录制。
刘传杰(图左),侯全英之子。是平遥聚泰剪纸世家第七代传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剪纸艺术,创作了不少深受人们喜爱的剪纸作品。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到山西时,为迎接奥运精剪了“万众欢腾舞盛世,普天同庆迎奥运”的剪纸作品。描绘了淳朴的古城百姓在古城内最古老、最繁华的南大街上用自己的传统庆典方式迎接奥运的场景。
花馍
生活美满,幸福绵长
“二十八,把面发”,蒸花馍,是平遥人迎接新年的重要仪式。 一个个造型各异的花馍,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发面寓意“发财”,蒸馒头象征“蒸蒸日上”,花馍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平遥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平遥花馍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选用优质面粉,经过发酵、塑形、蒸制等工序,最终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造型。花馍的题材丰富多样,既有象征吉祥的莲花、鱼形,也有寓意美满的龙凤、鸳鸯。
非遗传承人简介
陈丽萍,山西省平遥县人,现为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会员。自幼受姥姥张秀英、母亲雷月英影响,酷爱捏制各种面人,每到逢年过节,跟随姥姥和母亲为邻里捏制形式讲究各异的面人、面鱼、面猪等,以供祈福、祭祀用。近几年来,拜访南北各派同行艺人,集众家之长,将面塑技艺发扬光大,研制出了新的配方,改善了面塑保存期短,易褪色,易开裂的缺点,提升了面塑的收藏价值。
陈氏面塑是当代平遥面塑的典型代表,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食用面塑的基础上,观赏收藏性面塑得到进一步发展,1992年参加介休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手工比赛获优秀奖,2007年开始参加历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好评,2011年参加山东省胶东民俗文化艺术展获好评,2012年荣获“平遥县雕塑明星工作室”, 2013年12月应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培训基地”邀请,为学员传授面塑传统手工技艺, 2014年《八仙醉酒》入选山西省第十六届美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