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木脚盆
制作脚盆的手艺人叫圆匠,有些木匠也会做,当然,脚盆上面的两个铁箍肯定要铁匠来完成,每年的六月,还要用桐油将脚盆里外外油遍。
这只老式木脚盆用了多少年了,我无从知晓,脚盆的主人说也记不清用了多少年了,我是在大山深处一农户人家拍到的。
其实,我们所说的脚盆远远不只是洗脚的功能,70年代、80年代的农村人都知道,这样的老式木脚盆当时的主要用于洗澡、洗衣服等,其中还分男脚盆、女脚盆,男脚盆比女脚盆大一些,可想而知,男脚盆就是全家男人用来洗澡的脚盆,而女脚盆则是女同志用来洗脚、洗澡的脚盆,两者不能混合用。
鱼篓
鱼篓、简单的说,就是在打鱼的时候,随身携带用于装鱼的竹篓。
这是在城里的餐厅吃饭时拍到的。
在我小时候的80年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鱼篓,有时还帮大人提过这种鱼篓。
鱼篓不是80年代发明的,在古代,我们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鱼篓。沈从文在 《从文鱼篓自传·辰州》中写道:“我最欢喜的是河街,那里使人惊心动魄的是有无数小铺子,卖船缆,硬木琢成的活车,小鱼篓,小刀,火镰,烟嘴。” 沈从文写到的河街就是我现在居住的城市。
打米炮
小时候,只要听到村子里有打米炮的叫喊声,我们就会转过去看热闹,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炉火,还有那摇着旋转的米缸,当打米炮的师傅拉开架式准备放炮时,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捂紧自己的耳朵。
我们会怀想起自己的童年、难忘走过的青春,感知流失的岁月;每当街头响起这样的声音,我们都会想起儿时的记忆,告别故乡的行李,错把它乡当故乡的依稀,那回得来的故乡,载不动的乡愁的无奈。
老瓷坛
瓷坛,也有人称其为陶瓷罐子,记得的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瓷坛,主要用来装花生、鸡蛋、红糖之类,现在很少见到了,很多人说这种陶瓷罐子的工艺很了不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特别是那有双喜的瓷坛,可能升值空间更高。
自行车铃
这是安装在龙头右边扶手处的自行车铃,别看这自行车铃现在不怎么样,想当初好多人骑上自行车一路摇响铃声的威风还历历在目。
自行车在时光流逝中早已褪去了原有色彩,对于某些人来说无异于废铜烂铁,但对于怀旧之人,这种自行车不仅具有时代烙印,也是70年代、80年代人的众多回忆。
收录机
这是一台连单车一起收购来的收录机,在上世纪80年代,具备有收音功能、录音功能的收录机成为众多人喜欢的珍品,也是重要的家庭电器,是家庭生活里的贵重物品。如今,这样的收录机成为很多人的记忆,家中还保存着这种收音机的人,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收录机成为我们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收录机是80年代人童年的一首歌一段故事。
隔筛
在70年代、80年代的农村,筛子有许多种,有谷筛、米筛、隔筛等,
使用筛子是一项技术活,在使用筛子的时候,要呈圆形状不停的抖动,使一些空壳方类的物在惯性作用下从分离出来,沉在下面的基本上都是好物,其泥沙之类的便从筛子孔漏到了下面。
人们将筛子这一项技术活还用于现实生活中,多用于“抖得像筛糠一样”等类似的句子,形容因为害怕、冷或其他原因发抖得厉害。
收录机
这是一台连单车一起收购来的收录机,在上世纪80年代,具备有收音功能、录音功能的收录机成为众多人喜欢的珍品,也是重要的家庭电器,是家庭生活里的贵重物品。如今,这样的收录机成为很多人的记忆,家中还保存着这种收音机的人,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收录机成为我们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收录机是80年代人童年的一首歌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