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月和“亚冬会”“元宵节”期间全市自然灾害及诱发事故风险防范工作,市减灾办组织有关成员单位书面会商,分析研判灾害风险形势,有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天气形势分析
二、2月自然灾害及诱发事故风险形势分析
2月昼短夜长温差大,冻融交替,春节、亚冬会、元宵节和冰雪旅游季时段重叠,赛事赛程、群众出行、旅游娱乐和商业促销等活动活跃,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加之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带来的灾害性影响,各类风险交织叠加、互相传导,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安全风险形势严峻复杂。需重点关注道路交通、民生保障、冰雪旅游、消防及危化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
(一)空气可能出现轻度污染。2月大部分时段风力不大,大气扩散气象条件一般,受不利气象条件和冬季供热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时污染天气,主要污染物是以细颗粒物为主的PM2.5。
(二)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气温冷暖交替、昼化夜冻,易出现大范围冰雪路面和雾霾等现象,部分路段长陡下坡、急弯险坡以及农村公路、城乡结合部道路和高速公路等重点路段路况复杂,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春运返乡、探亲、出行人员和车辆激增,道路运输事故风险增大。
(三)民生设施安全风险。冻融交替易导致供水、供热管线等设施发生泄漏、爆裂等风险,暴雪大风易导致电力、通信设施发生短路、断线等风险。冬季室内门窗关闭通风不畅,市民生活、餐饮经营燃气使用增多,易发生因燃气使用不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低温寒潮、暴雪等恶劣天气,易使蔬菜大棚、畜牧养殖圈舍被积雪压塌。
(四)冰面安全风险。冰雪旅游旺季,赏冰乐雪、大型冬捕、冰面赛车、取景拍摄、凿冰取冰等冰面活动增多,受气温波动影响,不同区域冰层厚度差异极大,河中心、暗流涌动处以及靠近排水口、水库导氧口位置,冰层往往较薄,难以承重。在未经安全检测的冰面上行走、玩耍或驾驶车辆,易导致冰面破裂引发意外事件。
(五)消防安全风险。春节和亚冬会期间,商业促销活动增多,群众聚集性活动频繁,各类场所用火用电用气需求激增,高层建筑、餐饮住宿、商场市场、地下空间等场所各类火灾风险增大。受冬季流感影响,医院门诊、急诊就医和住院人员剧增,电气线路长时间通电,室内存在易燃物品、外出不关闭电源等,以及室内施工项目违规动火作业,易引发火灾事故。
(六)矿山领域安全风险。煤矿停工停产易滋生麻痹思想,节后复工复产,从业人员状态不稳定,容易存在松劲懈怠心理,违规作业行业引发事故概率增大。昼夜温差较大,矿山和尾矿库可能存在设备和金属构件锈蚀、扭曲、破裂等问题,易引发泄漏和爆炸等事故风险。
(七)危化工贸领域安全风险。危化领域:严寒天气,低温环境下储罐、管道等设备易因结冰导致堵塞或破裂引发物料泄漏;油气设备设施静电积聚以及烟花爆竹储存、运输、燃放管理不善,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工贸领域:涉氨和可燃性粉尘的工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产生静电、作业场所通风不畅和有毒有害气体易积聚等问题,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风险。
三、“亚冬会”“元宵节”期间易诱发事故风险形势分析
四、防范工作建议
来 源 | 哈尔滨应急管理
编 辑 | 王 虹
校 对 | 何洪丽
审 核 | 李 锐
监 制 | 修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