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亭记千秋亭记》

学术   2024-10-10 13:00   广东  


唐摩崖石刻《石亭記千秋亭記并詩》,開元十九年(731)五月刻。撰記者飛鳥縣(今中江縣)主簿趙演,題詩者銅山縣(今中江縣東南)縣尉崔文邕、書石者銅山縣主簿郭延瑾,事迹皆不可考。石高五十厘米,寬百零四厘米,石在四川中江。


千秋亭原名石亭,唐开元十八年铜山县尉崔文邕创建,开元十九年改称千秋亭,诗序可证。清末康有为曾得《千秋亭记》拓本,秘不示人,潜心摩习。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商承柞先生认为:“康氏得此拓本后,视为至宝,刻意摹写,并在该刻笔势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夸张,遂成‘康体’”。今亭和刻石皆废,仅拓片传世。

清拓《唐石亭記千秋亭記  》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图像。



灵飞经硬笔教程全集



欢迎交流请添加微信

DB886688


更多优质书法内容提供

请关注本号点击相关链接获取

图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蘭亭之絮为您提供以下内容


每日一字 | 楷书行书一起学习

教程碑帖 | 教程干货高清碑帖

赛事征稿 | 全国范围正规赛事

各地展讯 | 书法名家交流学习


优质公众号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相关内容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您的分享和赞赏是我们的动力

千年书脉
提供硬笔书法每日一字教学视频、小学语文同步字帖学习教程、学书心得等纯正干货。同时致力于灵飞经硬笔学习研究及教程研发,并整理发布全国范围内的正规书法征稿信息和展览资讯。
 最新文章